改革新常态破经济颓势
2014-09-03    作者: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9月1日发布的8月官方PMI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8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略微下修为50.2%,而7月终值为51.7%。两个数据的下跌幅度都超过了业界预期。

  经济新常态,是中央破的题。从内涵而言,调结构、转思路,放弃烧钱买增长,通过提升治理能力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呈现新的增长态势;就外延而论,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应有量化标准,如舆论场强调的7.5%的增长区间。

  这一区间从6.5%到7.5%都应该是正常的。但是,这一量化指标,对中国而言是存在风险的——从舆论传导至市场的风险。须知,第一季度增长率为7.4%时,从海外到国内舆论皆是一片惊呼。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不可怕,怕的是舆论带给内外两个市场的悲观情绪,影响到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导致整个市场的波动,加速经济下行趋势。

  新常态破局简单,但是如何“立”却是实实在在的难题。

  中央给出的答案是改革,即以改革新常态面对经济新常态,改革新常态的各项举措,必须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上半年调结构算是成功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7.5%、7.4%。改革的要诀是“微刺激”,谨慎的货币政策确保流动性释放到三农、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当然,保障房投资、铁路建设等也拉动了经济增长。外部市场基于美国经济的恢复,7月份出口增长,也是相对利好之一。值得一提的,企业层面生产能力的迅速提升,也导致了中国经济面子上的好看。但是,这也加剧了库存积累,过剩产能加大,给后续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

  也可以说,货币政策的 “微刺激”也是刺激,财政投入民生工程也是投资前者,由于地方执行层面的不力,解决小微企业的有限资金甚至被“二道手”专卖获益,财政投资则依然未改“投资—增长—过剩”的窠臼。外部市场欧日复苏前景不明,尤其是德、法、意等主要欧元区国家再现危机迹象,出口形势也不乐观。

  这才出现8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双双下跌的尴尬。综合看来,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依然,经济增长并不乐观。

  去颓势,稳增长,依然要靠持续不断的改革。

  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多少 “积极面”能够大开大合。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坚守谨小慎微的节奏,否则前7个月的改革成果将付之东流。中国楼市,到了量价齐跌的时期,楼市去杠杆、挤泡沫的压力测试应该进行到底。毕竟,房价还有相当的跌幅空间。

  现在到了系统性改革的关键期。首当其冲的是国资改革不能缓行,国企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都应开闸破局,不能等待。尤其是国企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造,促其从行政垄断的体制围城中走向市场,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是给予民营资本市场公平待遇,让其发挥创新活力。以万达和百度、腾讯联合成立电商合资企业与阿里巴巴博弈的例子看,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领域已经具有世界级活力。

  其三就是土地和金融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已经启动,效果很好;土地和财税体制改革,既攸关国本,又牵涉民生,必须纳入改革快车道。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适当调整央地事权,让地方具有理性发展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投资、消费、出口是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这老三样不可以过度依赖,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势态。经济新常态要靠改革新常态去实现以往不敢动现在必须要开刀的体制机制与行业产业。这才是维持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持久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实体经济减速考量新常态下货币抉择
·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要与改革相结合
· 房价有涨有跌或成楼市“新常态”
· 粮食市场新常态倒逼政策调整
· 范剑平:经济新常态下增速不会降到5%以下
 
频道精选:
· 【思想】预算法构筑地方债风险“防护网” 2013-06-14
· 【读书】超越极限 2014-09-03
· 【财智】“开门红”未必持续 换挡期“抓小放大” 2014-09-02
· 【深度】“蝇贪”成群危害如虎 手握实权不作为乱作为 2014-09-0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