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业板、中小板估值体系构成实质性影响的是IPO注册制,以及未来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深圳金融发展办副主任肖志家日前在前海金融创新政策宣讲推介会上表示,深圳正积极推动连通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的“深港通”,相关方案正在研究,但尚未进入报批阶段。
虽然深圳官员出言谨慎,但坊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推出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什么时间推出,会不会导致创业板、中小板估值向下调整等等。
我认为推出“深港通”只是时间问题,这是一件肯定要做的事情。原因有三:第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改革之门理应开大一些,而不是更保守一些,所以只要时机成熟,“深港通”应该有。第二,深圳香港一河之隔,以前有B股为连通的媒介,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深港都比沪港更亲近。只是近年来上交所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弱势,需要振兴,加上上海正在搞自贸区,所以连通试验从上海开始。但深圳受命开发前海,定位也主要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金融是核心,所以“深港通”不能缺席。第三,未来国家还有“沪台通”、“深台通”的设想,“深港通”必须有。
连通沪深与港台证券市场,更大的意义在于为内地证券市场跟国际接轨做准备。以后IPO采用注册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内地证券市场将完全跟国际接轨,一步到位风险比较大,通过跟港台市场的连通,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
那么“深港通”会在什么时候启动?估计内部已经有了时间表,但最终还要看“沪港通”推出后的运作情况,如果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那么“深港通”可能会推迟。如果一切正常,应该在明年年中成行。因为如果太晚,跟IPO注册制推出就难有时间间隔,那样意义就不大了。
“深港通”推出会不会给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带来估值的压力,甚至导致创业板暴跌?我认为压力肯定会有,但不会太大,暴跌说未必成立。
目前在内地和香港同时挂牌上市的企业有86家,其中上海69家,深圳17家。在深圳的17家公司里,A股相对于H股溢价率超过30%的,有浙江世宝(202%)、山东墨龙(181%)、东北电气(142%)、经纬纺机(97%)、新华制药(89%)、晨鸣纸业(66%)、东江环保(31%)7家,溢价率在20%到10%之间的有5家,此外还有万科、潍柴、鞍钢3家是价格倒挂的。
事实上,深交所的公司结构跟港交所差异非常大。中国四个交易所里,深圳跟台北更接近,科技类企业、中小型企业比例较高;香港跟上海更接近,大的蓝筹股、传统类型的企业比较多。所以我认为,“深港通”的开通,不会摧毁目前深交所创业板、中小板的估值体系。
对创业板、中小板估值体系构成实质性影响的是IPO注册制,以及未来的人民币自由兑换。IPO注册制后,企业上市的门槛将大大降低,失去了“审批溢价”,无论深交所还是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都会降低,逐步跟欧美成熟市场接轨。但我相信,中国的IPO注册制仍然是被高度管控的注册制,所以人民币自由兑换才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最关键时刻。到那时,A股估值高,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但即便如此,创业板、中小板上仍然会有高估值的公司。只要一个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仍然会受到疯狂的追捧。当然,这种公司未来会是百里挑一的。
其实我们看看美国市场就知道了,特斯拉、推特都还处于亏损状态,亚马逊微利,从市盈率上观察都高估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从业务增长上看,则带有合理性。高成长、高回报,同样带有高风险,这就是科技类企业的魅力所在,它永远会成为激进投资者追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