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负责人薪酬待遇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资委前副主任邵宁23日在北京建议,实行年薪制之后应该及时启动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优选和市场化的淘汰机制。
“如果不启动这个配套改革,仍然沿用行政管理的僵化机制,年薪制很可能就变成一个高水平的大锅饭。”邵宁在参加“国企改革进行时——共识与务实”沙龙时说。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估算,2013年央企负责人年薪平均在75万元左右。金融央企的工资水平一般而言要高于制造业央企。2013年年报显示,五大国有银行高管当年基本薪酬在100万左右,其绩效薪酬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延迟公布和发放,通常为基本薪酬的50%,即五大行董事长、行长年薪一般在150万左右。
而据媒体报道,截至2014年4月28日已披露总经理薪酬的央企有323家,央企上市公司总经理人均薪酬77.3万元,同比上涨4.33%,但将近70%的上市央企总经理薪酬低于平均值。
另外,央企负责人由于是中管干部或者是国资委管理的干部,其薪酬在政府调控下会低于非中管或国资委管理干部的薪酬,也会低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高管薪酬。
比如,根据2013年的年报,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870万元摘得A股薪酬榜榜首,而中集集团是央企招商局集团和中远集团所共同参股的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薪酬,原因之一是麦伯良早已从招商局集团辞职,作为职业经理人进入中集集团,可获得董事会批准的市场化薪酬。
虽然薪酬低于市场化高管的水平,但央企负责人往往有着一些市场化聘用高管所不具备的职务待遇,作为薪酬的补充。所以此次中央提出“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颇具针对性。另外,央企负责人肩负着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使命,在工作中也更关注事业的发展和今后从政的出路,所以对薪酬的看法可能同一般的职业经理人不同。但是,目前央企高管“能上能下”的机制还不通畅,如果央企高管拿着高薪但不称职,调整起来也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知情官员对本报记者说,对于一些中央管理或者国资委管理的干部,其在被更换前要多方征求意见并考虑干部个人的意愿,以至于有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位子,不称职的央企负责人可能还会留任一段时间。
邵宁表示,央企负责人设计的岗位是有特殊要求的,并且要有被淘汰的风险,如果没有淘汰机制,不称职的也拿高收入,大家当然觉得不公平,而且很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