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一些银行人士透露:“目前小企业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贷款”,“宁可不贷,也不要出不良”。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寻找“非正常”贷款途径,比如东莞等地小微企业普遍以办理国际业务为名,虚构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在此过程中,部分银行默许放行。
据全国工商联披露,小微企业容纳了8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9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社会地位不高,尤其在银行眼里,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对其放贷会格外小心。
虽然前述新闻只提到广东部分地区小微企业“无奈”骗贷现象,但在全国应属共性问题,这种现象折射出了三个严重问题: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生态仍没得到根本改善,虽然中央近年出台和下发了若干扶持小微企业的信贷优惠政策,但银行出于不良信贷比考核要求,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存在“阳奉阴违”行为,很多措施仅停在“文件里”,没有认真落到实处。一些小微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已采取虚开信用证等方式套取贷款。小微企业出此下策,虽然违背了信贷原则,甚至有违法嫌疑,但这不能全怪小微企业,银行也在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逼良为娼”角色。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仍是一只任银行宰割的“羔羊”,缺乏抗争能力。每当银行存款下滑,存贷比接近监管部门规定的上限,小微企业便成了银行抽贷、压贷的重点;尤其在不良贷款考核“硬指挥棒”下,银行更是把小微企业当着防范不良贷款反弹的“缓冲区”。最后,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严苛考核方式没有改变,造成了银行基层信贷管理人员严重心理障碍和“懒政”习惯,这是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改善的“致命杀手”。银行目前对不良贷款考核严厉,轻则直接与工资、福利挂钩,重则关系到高管职位的升降。所以,每当小微企业出现不良贷款反弹时,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便如临大敌,产生怕贷、畏贷情绪,丧失了信贷主动作为意识,使小微企业信贷易得性大大降低。
前述小微企业骗贷行为,确实出于无奈,也能博取民众同情。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小微企业无奈骗贷行为都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不能任期继续蔓延。因为这种骗贷除了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外,还潜藏着巨大风险隐患。如通过信用证套取银行贷款,一旦供货商违约,其贷款必然鸡飞蛋打,不仅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还会造成银行贷款损失,也会产生经济纠纷,引起司法诉讼。同时,无奈骗贷,由于贷款审批是建立在系列虚假资料之上,也加大了企业骗贷胆量,会为企业真实骗贷行为泛滥打开闸门,而且极易造成银行与企业串通骗取贷款,为金融违法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对此,银行上级管理部门一定要“堵邪门、开正道”,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小微企业优惠信贷政策,改变考核方式,提高信贷管理人员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切实破除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无奈”骗贷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并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为商业银行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提供足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