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江西、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市已公开的数据,6月以来向民间资本开放参与国有项目建设的总投资规模已超过上万亿元。不过,在民间资本一边,介入的意愿似有欲进还止、顾虑重重之态。
民间资本这种犹疑态度,恐怕是决策层怎么也预想不到的。按理,绝大部分民间资本长期来几乎都是孤军奋战,看似面上有时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实际上却是条条框框限制甚多。而且,民间资本几乎都是在竞争充分的行业中摸爬滚打,赚些钱实在不容易。现在能够进入国有项目国有企业,有政府的“尚方宝剑”为依靠,有的还有特许经营权和垄断经营权,其盈利把握增大许多而风险概率却缩小不少。资本是趋利的,民间资本怎么会在此刻望而却步呢?
从现在几个已经开放国有项目的地方的情况来看,民间资本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开放的项目没有吸引力,譬如有些地方开放的国有项目都属于像钢铁、机械制造之类早已陷入大面积亏损的产业;二是觉得国有大企业水太深,自身资本小,遭受政策性歧视,进去之后没有话语权。在现有条件下,垄断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是不对等的,民间资本处于垄断资本的从属地位。因而在民间资本眼中,放开国有项目,本身就带有一种施舍的意味,更别说如铁道、石油石化等垄断性行业,让民资进入是有条件和框框的。
民间资本的这两个顾虑,确实存在于目前政府向民间资本开放国有项目的现实中。向民间资本开放国有项目,包括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是国务院今年4月下旬决定的。国务院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我以为有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渐打破国企单一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模式,推进混合所有制以提高国企效率;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时通过增强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以及棚户改造等方面投资来激活基建投资这样三个目的。因为,若能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以及棚户改造等方面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那么它所带来的效益可能是最高的,而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则肯定是最小的。
对照国务院决定向民间资本开放国有项目的意义,拿钢铁、机械制造等陷入巨亏的产业向民资开放,显然有儿戏的成分,甚至有引人入彀的味道。那些钢铁、机械产业和企业,许多早已过剩的、等待淘汰,此时要引进民资,岂不是企图诱引人家的钱来救这些“僵尸”企业吗?民资哪里会那么傻。
至于民资担心没有话语权的顾虑,可以从两方面去设法解决。
国务院决定向民资开放的,是国有项目而不是现成的国有企业。在那些原本必须是国有资本控制的领域,甚至是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民资是早就想进入的,那里有丰厚的垄断利润。不过这些领域中的企业往往是实力超强,资金雄厚,当今社会民间资本总量虽然庞大无比,但单个大富豪毕竟不多。在这些领域中完全可以建立起以民资为主体的股份制新企业,这就需要这些领域中的企业格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权制度。这个道理也完全适用现有的国企向民资开放。让民资进入到现有垄断行业里,民资与国企就是平起平坐的独立法人竞争关系,而不是处于持股的附庸地位。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按股权享有话语权。如果把现有的竞争性国企尽量向民资开放,那么众多民资的话语权是有可能大于国资的。民资对国企水太深的顾虑也就可以消除了。
当然,要彻底打消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顾虑,还须着手解决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调整投资结构和各主体市场布局,建立起以民间资本投资为主的市场机制。归根结底,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活力,是保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之本。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在一些竞争性的市场,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不妨就战略性全面退出,让民资来唱主角,或能大大提高整个市场效率。
只要各级政府诚心诚意将国有项目和国有企业向民间资本开放,那么相信民间资本是定能去除顾虑大胆进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