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鲶鱼效应”还需扩大
2014-07-30    作者:谭浩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期盼已久的民营银行终于破冰启航。
  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披露,近日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分别是,以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人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正泰、华峰为主发起人的温州民商银行,以华北、麦购为主发起人的天津金城银行。
  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以国有单打天下。即便股份制银行,也是国有占绝对控股地位,其他所有制资本至多是财务投资者,缺乏应有的话语权。相关的政策、规定、制度等,也是按照国有垄断设计,很难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正因为如此,银行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常常表现为主宰与被主宰、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格局,完全没有市场平等的特征,以至于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时常遭到银行蚕食和侵犯,市场秩序也很难按照市场化要求建立。
  随着民营银行试点工作的启动,这种格局终于有了打破的希望。但笔者认为,三家银行能否通过试点,产生鲶鱼效应,从而使中国的金融业真正形成竞争格局,并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仍需要突破两大关键。
  关键之一是能否对现有国有垄断格局产生强大冲击,迫使国有银行作出战略性调整,并有效化解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试点模式,都是就试点而试点,就试点谈试点。以往多数试点方案与后来出台的方案风马牛不相及,导致试点工作流于形式,试点工作很难成功。如1994年的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前两年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等。
  正是基于此,对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 ,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能否在试点方案的设计方面,更多地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出发,对现行金融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与影响。如国有垄断格局怎样打破、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如何解决、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如何破解等。否则试点工作就很难取得突破,也就谈不上鲶鱼效应了。
  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立足于打破现行格局和国有垄断地位,打破“眼睛向大”的信贷模式,真正为每个市场主体建立平等的信贷环境,提供平等的信贷服务。
  关键之二是如何维护客户利益,避免发生重大风险,避免对社会稳定产生冲击和影响。随着民营银行增多,银行破产成为趋势。但是,在各项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居民的风险意识还不是很强,银行再保险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如何避免风险发生,维护客户利益,就成了试点工作能否产生鲶鱼效应的重要方面。
  要知道,如果民营银行在试点过程中未把风险防范放在突出位置,并建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就有可能使客户对民营银行的风险过于担忧,难以建立对民营银行的信任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就会大大缩小,发展前景也难保证。
  从此次试点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方面在对民营银行的风险约束方面,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如要求投资者必须拿企业和个人财产的净资产作为风险保全,以避免在风险发生时不会因为资产不足而给客户利益带来较大损失。再如对投资者自身的贷款提出控制目标,避免民营银行成为投资者的财务公司、提款机等。
  如果民营银行在风险防范以及客户利益的保证方面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足够的保全与担保资产,那么,广大企业和居民就会对民营银行信心大增,信任感大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发展空间也就会越来越大。一旦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比较成功,推广的可能也就更大,那么,鲶鱼效应也就产生了。
  总之,民营银行之花能否真正在中国金融界开放,其他民营投资者能否很快进入到金融领域中来,就看试点银行能否突破一些关键环节、关键问题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如何让民营银行更靠谱
· 民营银行破土引发金融多元化期待
· 民营银行成为鲶鱼的两大关键
· 民营经济呼唤更多民营银行
· 民营银行何时问世
 
频道精选:
· 【思想】取消楼市限购能“救市”? 2013-06-14
· 【读书】寓繁于简,以简驭繁,其实功夫很深 2014-07-29
· 【财智】基金业遭遇“小时代”之痛 2014-07-25
· 【深度】商超巧立名目乱收费被指“雁过拔毛” 2014-07-2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