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威马逊”重灾区海南文昌市翁田镇出现发霉面包、蛋糕等变质食品作为救灾物资,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21日在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向灾区民众道歉,“这是我们民政厅的责任,因为这批物资是由民政厅送去的”,并表示民政厅成立的工作组正在深入调查,在查清责任后,将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把调查结果公之于众。(7月22日《京华时报》) 救灾物资过期发霉早非第一次听说——今年5月,四川绵阳三台县新生镇德光办事处,村民意外发现堆放了大量食品、衣物,包括汶川地震时分发的部分救灾物资的房间,房间内的物品均已霉烂并发出恶臭。新生镇承认这批霉烂的食品中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物确属汶川地震时领取的救灾物资,而部分衣物也是当时救灾时接受的捐赠物资。 此前的2012年,汶川特大地震快4年,有网友在北川敬老院走访发现,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内存放的妇女卫生巾、医用口罩等捐赠物资已过期,有的物资尚未开包。 救灾物资频频发霉,难以物尽其用,是对灾民的二次伤害。按理,相关部门采购救灾物资,除了必须强调基础、通用、经济、方便之外,更应该保障灾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灾民的食品安全。即使爱心企业或个人通过救灾部门捐赠救灾物资,也应有一定的审查程序,而不是照单接受。可屡屡曝光的发霉救灾物资,为何直到发放时才发现?变质救灾物资的采购或接收、分配为何能一路绿灯? 救灾物资霉变事件,隐含着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玩忽职守。救灾物资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可到了那些责任心缺失的救灾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手里,就可以大而化之,只要采购回来或接收过来就是有用的;甚至置之不理,任其长期存放,不仅糟蹋了极其有限的物质资源,而且挫伤了公众的慈善热情。 救灾物资屡屡霉变,也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对救灾物资的采购、接收、管理、分配与发放,必须克服衔接不力、监管不力等问题,做到有效采购、统筹发放、及时发放,剩余物资应该调配到其他灾区,不浪费每一份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