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95个中央部门19日晚晒出了2013年度决算。95个部门2013年的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决算数为42亿元,这一数据高于2012年的40.67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其实,不仅是公车费用未降反增,而是“三公”费用不降反增。据悉,对比2012年,其中25个部门的“三公”决算有所增高。
有关部门晒出的“三公”决算结果令人意外。去年是全面贯彻实行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个年度,来自豪车、奢侈品、高档餐饮等行业相关数据显示,受八项规定影响,消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理说,去年“三公”决算相比2012年应该是下降的,然而,对比2012年,部分部门的“三公”实际消费不但没有下降,相反还增长。这究竟是何原因?
虽然对比去年“三公”经费的预算数和决算数,87个部门压缩了“三公”开支,说明实际花费比预算数要少,但是,去年的实际花费与2012年对比,部分部门的“三公”费用却是不降反增。无疑,公众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让人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决算报告中,为何“三公”实际开支升高,报告并没有直接说明原因。
部分部门“三公”决算不降反增有客观原因。例如,增幅最大的国家邮政局解释称,2012年财政部批复国家邮政局新增357个省以下机构车辆购置预算6957.57万元,受采购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结转到了2013年支付。换言之,本应在2012年花出的钱,结果在2013年花出了,导致2012年实际花费少,2013年实际花费多。
这种客观原因造成“三公”决算不降反增,虽然可以理解,但也说明一些问题,例如,2012年部门预算执行不到位。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部分部门去年的公务活动比2012年增多了,“三公”实际花费自然也增加了。
从审计署不久前公布的审计结果来看,被审计的38个中央部门单位中,八成部门“三公”经费管理使用违规。部分部门之所以不公开“三公”实际开支升高的原因,恐怕主要是因为不愿自揭家丑。
笔者看来,部分部门“三公”决算不降反增至少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没有严格执行预算安排,既造成“三公”决算出现异常,也影响到相关公务活动。例如,国家邮政局购买车辆的事例。二是中央八项规定在一些部门还没有落到实处。相关违规单位已被审计署公开点名。
要想“三公”决算符合公众期待,不仅要严格落实部门预算安排,更要下定决心落实八项规定。另外,如有关专家所言,“应公开年度间决算对比数据”。如果每个部门既公开年度间决算对比数据,又对异常数据进行详细解释说明,更不怕自揭家丑,坦然接受社会监督,毫无疑问,即使今后部分部门再出现“三公”决算不降反增的情况,也不会被舆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