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吸引力在于财富效应
2014-07-18    作者:桂浩明(申万研究所市场总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提到股市,不由得想起一个问题:它是年轻人的事业吗?从理论上来讲,股市是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场所,作为年轻人理应不能缺席。换个角度来说,年轻人处于创业阶段,除了劳动,也需要通过投资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也因为年轻,具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相比其他年龄段的人而言,更有理由去投资股市。诚然,年轻人资本积累少,投资经验比较缺乏,因此他们也往往难以成为股市中最主要的力量,但不管怎么说,一定是一支最有潜力的生力军。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资金实力与投资经验,都会不断增加,最后发展为主力军。正因这样,在海外成熟市场,年轻人一旦具备了参与股市投资的基本条件,大都会开户,通过购买股票及基金等,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股市。

  这种状况,在我们国家也曾经出现过。上世纪90年代,上海、深圳发行股票认购证时,购买者就以年轻人居多。前几年股市大涨的时候,也出现过“80后”批量开户的盛况。那个时候走进证券营业部,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占比相当高。不过,时下已经不再有这种局面了。有关部门统计,现在股民在年龄段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40~50岁这个区间,而以前则是集中在30~40岁区间。而考察每年20岁以下股民人数的变化,可能更有说服力。事实是,在2008~2011年间,这个年龄段的股民基本上是在60万人左右,而到了2011年减少到54万人,2012年进一步减少到34万人,2013年只有22万人。这似乎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把股市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了,在证券营业部,一个很常见的情形是白发老人占了绝对多数。

  年轻人有自己的工作,不那么关心股票,这也不能说不好。但问题在于,一方面股市的基础是千千万万群众,只有大家的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真正体现出其作为大众化投资场所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也必要借助投资股市等来实现财富自由。因此,年轻人如果不爱投资,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诚然,对于年轻人最好是自己直接进行投资还是通过购买基金的形式,进行间接投资,在市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但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本身都是投资行为。而在股票基金不断被赎回的背景下,人们应该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是不爱投资了。

  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房价高,收入低,拿不出余钱来投资。这当然也能够说明些问题。但是,第一这种状况前几年也存在,但那时年轻人还是比较积极地在参与投资。第二相对于买房,年轻人买股票可能更有条件,毕竟是一次性支出比较少。客观上,也不能说现在年轻人真的不爱投资,买余额宝的,不大都是年轻人吗?每天早上打开手机,先查阅一下前一天的投资收益,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在这时他们能够体会到投资的乐趣。可是,在股市上,他们做不到这一点。从2009年以来,股市一直在跌,年轻人买股票普遍亏损,这当然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也会把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年轻人阻挡在股市之外,当然也就没有年轻人会把投资股票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了。

  说到底,这还是财富效应问题。股市的吸引力在于有财富效应,失去了财富效应,新股民就不会来,这样年轻人开户也就越来越少,只留下一批被套住的老股民,市场也就陷入了存量博弈的局面。要知道,股市的运行是要消耗资金的,存量博弈的结果,只能是让股市变得更加缺乏资金,更加疲弱。现在很多人都承认股市是在存量博弈,但居然也有人看好存量博弈会带来大盘上涨的机会,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是什么。这里只是想说明一点,人们应该正视由于股市持续下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阻断了居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与获取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并且将年轻一代驱赶出市场。无视这种局面的存在,不积极地予以改变,后果的确很严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亚太股市多数收涨
· 股市麻辣烫:飞天诚信夺冠昙花一现 盘点奇葩百元股
· 本周A股市场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
· 振兴股市不能老是指望险资
· 美国股市还能“牛”多久
 
频道精选:
· 【思想】经济存下行压力 政策应维持宽松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2014-07-15
· 【财智】鹏华基金副总辞职 国际业务或现跛脚效应 2014-07-18
· 【深度】人民币国际化驶入“快车道” 2014-07-1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