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资本流通的新丝绸之路
2014-07-10   作者:罗宁(经济学博士)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的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今年3月底,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期间再次提及“新丝绸之路”,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围绕建设新丝绸之路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建设新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与邻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通中亚、东南亚和我国主要经济区域,延伸至欧洲广大地区,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新丝绸之路发展极具潜力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汉代张骞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代商路。又因丝绸是这条漫漫长路上最具代表性的贸易商品,“丝绸之路”由此得名。新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在继承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通”的概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旨在通过各国政府之间的沟通协商,以路桥建设连通为基础,消除贸易壁垒,便利贸易结算,增进社会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从地域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有望覆盖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以新丝绸之路为联系纽带,必将大大增强中国与相关国家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

  从全球视角来看,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或将在世界传统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贸易轴心基础上,打造形成一个新的国际贸易轴心。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成绩有目共睹。截至2013年末,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的占比达11.4%,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国以及石油的主要买方市场。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实体经济遭受重创的美国,为重构世界贸易体系,进一步参与并分享亚太市场的增长红利,在全球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试图淡化国际贸易组织(WTO)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现有贸易机制的作用,重塑太平洋和大西洋贸易轴心,同时有意无意将中国排除在外。有鉴于此,中国一方面需要继续努力融入既有的全球贸易格局,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我为主,打造具有话语权乃至掌握一定主导权的经济合作体系。建设新丝绸之路,使中国可以在目前与日韩及东盟密切经贸往来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合作区,最终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轴心。

  资本流通或是“新丝路”核心

  不同于2100多年前以丝绸、瓷器等实物商品为主的经贸往来,当今世界资本要素流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存量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较本世纪初上升了8.7个百分点至32%,2013年全球FDI净流入量同比上升9%至1.45万亿美元,其中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FDI占总流入量一半以上。从地区来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收的FDI保持全球第一,欧盟则是传统上主要的FDI流入地。

  可以预见,资本要素流动必将成为中国与亚欧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核心内容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对亚欧国家的资本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国经济连续高增长、金融市场不断多元化,更为外部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较好投资环境。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外开放的模式也从改革初期以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对外投资快速发展。据UNCTAD统计,2013年中国吸引外资达1239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距离进一步缩小。同时,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较2012年增长15%至1010亿美元,成为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09年至2012年中国对东盟、中亚四国直接投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43%和52%,对欧盟直接投资增速更是高达71%。展望未来,新丝绸之路不仅将进一步增强沿路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还将为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双向投资创造一个合作更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的平台。

  积极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据UNCTAD预测,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吸引外资的规模,进而可能跻身净对外投资国之列。但目前我国在资本账户方面的管制程度仍较高,资本要素进出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行政审批门槛。

  历史上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失败经历,使我国在推动资本账户开放问题上保持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对于开放带来的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虽然资本账户开放步伐已明显加快,但国内仍有不少专家学者并不赞成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需要指出的是,依靠管制并不能保障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相反还可能因为过度的干预与保护,抑制市场主体的成长,合理适度的开放却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习近平主席在关于新丝绸之路的讲话中也提到,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上看,新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领导层结合中国经济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从当前国际经济的客观形势出发,提出的极富前瞻性的战略谋划。新丝绸之路建设力图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而合作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之外,资本要素的流通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避免资本账户管制在未来成为新丝绸之路发展的阻碍,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优化开放路径,降低开放风险,全力打造资本跨境流通的新丝绸之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开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2014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7.6%左右 2014-07-10
· 金墉:转型期中国经济放慢不可怕 2014-07-09
· 中国经济半年报:新活力 新动力 新机遇 2014-07-04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中国经济半年报:新活力 新动力 新机遇 2014-07-04
· 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立足点 2014-07-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