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型企业,提升生产效率,而不是克扣员工薪资和福利,无疑是顺应大势的长远战略选择。
这几年用工荒一直困扰着中国制造型企业,从招不到人才,到连人都招不到。企业经营成本上涨,房租、水电、原材料、工资等,无不高企,可是客户的订单价格却动辄下调。面对此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挑战在前,企业需要从优化成本和提升产能等方面来开展自救。譬如,生产率低下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几年前的作业方式,今天还在沿用;十几年前的老旧生产设备,今天还在车间气喘嘘嘘地运转。“鸟枪”若能换成“大炮”,就可提升生产效率,用人更少而产出更大,这是应对用工荒的可靠之道。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进步,生产率也需要采用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增长。而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中,经济学家称之为“劳动力”的东西(即工人的生产率),其增长情况却常常乏善可陈。工人只有通过更努力地工作和延长劳动时间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当然,除了勤劳与懒惰、身强体壮与体弱多病的区别之外,不同的工人还存在着技能上的巨大差别。还要看到,当下中国出现了一个新情况:90后新生代工人对超时加班超劳动强度的工作不感兴趣。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增加生产率的第一人,他的理论简单实用,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以最简单、最容易、操作人员所能承受的体力和精神压力最小和耗时最短的方式,完成生产动作”。根据这个思路重新设计生产工艺、生产工装夹治具和生产设备,良效可期。在西方,100多年前就尝试用各种方法提升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进而增加他们的工资,尽管许多人强调他们的方法不同于泰勒,如“劳动扩大法”“劳动充实法”“工作轮换法”等,但均以泰勒的理论为基础。泰勒的方法将体力劳动者“高贵的手艺”摇身变成为一系列简单机械的动作,其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科学管理领域无出其右者。1950年之后,欧美和日本等国在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地采用了泰勒的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大幅度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
泰勒的理论在当时是为制造业的体力劳动者设计的,而且一开始也只适用于制造业。而今,在发展中的中国,制造业依然是工业的主导者,这就意味着泰勒的理论依旧适用于中国经济领域。
一家生产快速消费品——塑料杯的企业,其生产任务之一是在双层杯子中间粘上各色各样的彩图纸张,之前该企业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线上30多人,每天工人工作十来个小时。后来改成机械自动化,只需根据不同的杯子外形加工不同的硅胶模具即可,每台机器只需2个工人,一天三班倒,人停机不停,每台机器一班的产能就可以和之前30多人一天的产能持平,而且机器生产品质稳定,因为机器不会像人一样产生疲劳。通过近两年的工艺改良,原来2000多人的企业,现在只有800多人,生产产值不降反升,销售额一直在提升;员工待遇福利大大改善,作业员稳定,产能和品质一直在不停优化提升中;产品市场竞争力相较同行强劲很多。提升生产率的结果是这家企业在“红海”血拼的市场上依然存活得滋润而生机勃勃。同行的倒下,对于这家企业而言,意味着订单源源不断地增加。
当然,现代企业需要改善和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率。但是,作为制造型企业,从技术、设备、工艺等“有技术含量”的改善着手,提升生产效率,而不是克扣员工薪资和福利,无疑是顺应大势的长远战略选择。稳定的员工队伍,在生产方面会更有效率,而生产率的提升所带来的企业财富增长,也有助于改善薪酬福利从而稳定员工队伍,
这才是共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