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从昨天起实施了。尽管此次调整未涉及存贷比75%红线,但调整计算口径,无疑将会向市场释放可贷资金。看各机构对此次存贷比复杂且谨慎的调整的分析细致入微,甚至有些许失望。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很多人对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始终抱有期待,希望政策面有更大动作。但此前的两轮定向降准,包括对四家商业银行的降准扩容,凸显了政策面“微刺激”基调。在6月制造业PMI为51%连续四个月回升,总理对维持7.5%增长率充满信心的态势下,“微刺激”可以说是中央持续稳定的政策主旋律。存贷比谨慎的调整,也依然是踩着微刺激的节奏。
虽然近年来75%的存贷比备受业界诟病,舆论场也在持续发声,期望尽早调整这个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的存贷比。但即使是合理的期望,也拗不过法律规定——毕竟这一比例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7月1日实施),后来的修订,依然明确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因而,修改存贷比需要复杂严格的法律程序才能实现。
微调也是调,分子减了6项,分母加了2项。抛开经济学家和机构冗长复杂的分析和联想,其实这是一道让公众都能参透中央玄机的算术题,因为得出的“商”很明白,增加了银行更多的可贷资金。此举和“定向降准”一样具有“微刺激”的延续性,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更有利。在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时,调整存贷比的计算口径,会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规范银行间的竞争,降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
而且,两项“微刺激”举措指向非常清晰,将释放出来的有限流动性流向实体经济。
再往深处看,金融体系改革、防控银行业风险与善用货币政策的发展红利,政策面“三管齐下”而且维持平衡态势。这三项指标,在决策视野中同等重要,且金融体系改革更具宏观意义。汇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仅是国内因素使然,也是全球市场倒逼的结果,更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但金融体系的改革,容易带来风险,甚至有可能引发危机,尤其是和楼市不景气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叠加的危机风险要素更强。因而,有序改革,强化监管,避免货币政策的开合过大,砝码变得越来越重。
决策面的改革决心与耐心,需要周延的风险防控。在各方舆论焦虑地就货币政策是紧缩还是宽松争论不休时,央行和银监会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全攻全守。所谓的守,就很典型地体现在了存贷比这个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上。维持75%的比例不变(而且行政命令也没有权力取消法律规定),就是为了有效地防范可能的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有银行存款才能贷款,银行存款的减少,不仅给银行贷款带来问题,也会因为流动性不足存在潜在的挤兑风险。所以,可以说,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跟不上,传统金融也监管不到位,而金融改革又在继续推进的多难情势下,存贷比维持现有比例不变,不啻是应对各种风险的保险锁。
基于不同立场的博弈,地方政府和舆论场更关切经济增长,各大商业银行和市场主体关注的是资本流动性充足下的利润凝聚。这种复杂多元的博弈和利益诉求,政策面的筹划可谓煞费苦心。因为改革的“攻坚”与防范风险的“防守”必须尽力取得平衡。
从市场面观之,来自政府层面的融资平台的百舸争流被遏制住了,地方债被严控,而且地方政府无法再存中央兜底的侥幸心理,增加了责任自负的主体意识。今年也不再有银行钱荒了,银行纷扰恣肆的表外业务也有所收敛。以往滥用流动性的市场主体,被果断截留,包括楼市在内的过剩产能,都已到了着力消化的阶段。而给予三农、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定向的流动性支持,减少其融资成本,提高其引擎经济的动力和活力,看似“微刺激”,却是大调整。中国经济的未来,不是靠急功近利的虚拟经济来支撑,要靠实体经济夯基固本。
如此看来,无论是定向降准,还是存贷比计算口径的调整,实际上都是决策面“微刺激”主基调下的变奏。专业机构和舆论场,理该看懂决策层改革、降风险和发展一个都不能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