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银行如何重获优势?
2014-07-01   作者:杨涛(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据报道,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发言中谈到,不要夸大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对此我们看到,在互联网技术的背后,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质上还是改革转型中的特定因素所致。尤其是在经济产业结构变迁、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国际化挑战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所面临的二次改革压力的总体现。互联网金融借助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扑面而来的活力,只是为这些危机和压力提供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引领主题。

  大家逐渐形成共识的是,新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怎样走向融合共赢。当然,新技术革命与体制改革的因素纠缠在一起,使人难以简单厘清其主线,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银行业未来需要从几方面着手推动自身的“革命”。

  首先,着力构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代,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边界逐渐被打破,金融消费者对于综合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创新逐渐呈现出跨界性。在此情况下,只有打造开放型、综合化的金融平台,传统商业银行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潜力。我们看到,金融机构可完成的功能包括:资金配置、支付清算、风险管理、信息管理。过去对于银行来说,主要还是着眼于债权性资金的配置。为了打造新型“金融超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发掘对于支付清算渠道的利用,同时给予客户更多的风险管理、信息管理服务,由此才能打造金融功能的服务“产业链”。

  其次,围绕产融结合构建发展策略。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化、金融综合经营等改革的推进,未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将逐渐加深,并且会深刻改变现有的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组织模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虽然仍然面临制度约束,但是应该为此充分做好准备,并且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进行更多布局。另一方面,所谓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背后,其实体现出实体部门的“金融热情”,正如在发达经济体中,最早的金融活动很多都是由实体企业来完成的,并非金融机构的专利,当前的金融改革和互联网金融热潮,也反映出金融回归“实体”的又一趋势。由此看来,主动加强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共赢,在供应链融资、数据信息处理、风险分散等方面开展更多业务创新,对于银行来说也是有益的选择。

  再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线下”金融业务始终是主体,“线上”业务则只能作为补充。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模式距离“颠覆”传统金融还非常之远,真正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金融组织仍然难以成为主流。短期来看,国内信用环境缺失、网络安全风险较高等,都制约了线上资金配置业务的发展;长期来看,互联网渠道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直接和间接金融业务的基本风险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容忍风险来换取服务便利性。因此,银行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一哄而上反而丢掉了“比较优势”。

  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技术导致渠道高度多元化的时代,银行业同质竞争、规模竞争将会走向死胡同,如何重构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和客户追随文化,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基本挑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大数据掀动互联网金融潮 2014-06-30
· 拥抱互联网插上科技翅膀 2014-06-30
· 互联网产品体验中心[2014-06-27] 2014-06-27
· 包商银行推出互联网综合智能理财平台 2014-06-27
· 互联网个人基金投资者预期年收益5%-10% 2014-06-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