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见效离不开约束惩罚机制
2014-06-20   作者:项峥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日前,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获得了“定向降准”待遇,未来应该还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获得降准待遇。如何在降准的同时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值得重视。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降准的银行信贷结构未达到政策要求,中央银行应该果断将准备金率恢复到调整前的水平,只有这样的约束,才能保证“洒水”准确进入“三农”和“小微金融”领域。

  在央行拥有金融监管权时,可以通过金融监管权的配合使用来达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畅通的目的。但在监管权被分离出去后,央行在落实货币信贷政策方面就难免会捉襟见肘。特别是当货币信贷政策导向的是风险较高、经营成本较大的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时,金融机构缺乏积极性,央行很难奈何得了它。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货币信贷政策就无法真正落地。这些年,政策一直强调支持“三农”、“小微金融”,中央银行也多次印发指导意见,虽然也取得积极成效,但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根本原因就在于央行缺乏有效工具,无法很好地发挥正面激励与反向约束作用。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与节奏,结合货币信贷政策导向,审慎提高或降低某家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较好地实现调整信贷结构的意图。具体来说,为支持小微金融发展,中央银行对小微金融发展速度和规模进行限定,超过界限的金融机构可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对于贷款过于集中大量投向国家限制性产业、经营不稳健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可适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限制其业务扩张。

  要让本次“定向降准”达到最好效果,需要的是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现在实体经济小微信贷需求旺盛,“水”也给放出来了,关键在于金融机构愿不愿意加大投放。如果金融机构没有将“定向降准”释放的“水”投向“三农”或“小微金融”领域,还是像以往那样投向房地产、过剩产能等,那么中央银行就应该通过反制措施来对这些机构进行处罚,否则“定向降准”就起不到结构调整的功效。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具体建议。一是加强金融统计真实性的核查。在小微企业界定上、在小微信贷标准方面还有很多争议的地方。是在信贷准入前一次认定,还是动态认定都值得商榷。一些小微企业刚建立信贷关系时是小微企业,但过几年后很可能就是中型企业了,还将其信贷统计在小微企业信贷内就会“失真”。二是加强政策实施观察期的动态指导。央行要设定政策观察期,重点监测各家金融机构“三农”、“小微金融”的动态变化,及时进行业务提示,防止政策走偏。三是要建立反向约束惩罚机制。可以设定半年或略长期限的政策观察期。如果银行没有实现“三农”、“小微金融”的预期发展,那么就在观察期结束后恢复此前的准备金率。四是“定向降准”应常态化。在6月16日后,未来一旦达到降准条件也可以自动被纳入“定向降准”范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定向降准不是单纯“放水” 2014-06-19
· IPO开闸+定向降准扩容 两类基金有望迎来小阳春 2014-06-18
· “定向降准”并未扩大化 2014-06-18
· 定向降准难改A股颓势 2014-06-18
· 四家股份银行获批定向降准 2014-06-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