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个体和私营企业去年新增就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共吸纳安置就业1.44亿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37.7%。但去年个体和私营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达到1184.48万人,占全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4%。(新华报业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个私经济的迅猛发展,能为化解城乡就业难题找到新的突破口。一方面,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个私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逐渐成为安置国企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个体、私营经济劳动力使用的市场化程度高,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个私企业已经成为创造就业的最大“蓄水池”。2002年全国城乡个私企业就业人数为3410万人,到2012年已经达到了11296万人,新增就业788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1.5%,这无疑是世界上最高的就业增长率。然而,个私企业的就业“蓄水池”功能并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部分个私企业重高薪轻保障,在待遇方面只涉及薪水,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而且,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亟需完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个私企业长远发展的软肋,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也阻碍了个私企业带动就业的能力。 个私经济虽然发展强劲,是其毕竟势单力弱,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没有政策的大力扶持,个私经济难以顺利发展。一方面,扩大个私经济的就业蓄水能力,需要个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也需要得到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个私企业的就业容量相当大,亟需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推进个私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个私企业要摈弃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短板”,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降低人才流失率,培养忠诚的员工,促进个私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个私经济才能迎来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发展“春天”,政府才能打开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