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住房仍有投资价值
2014-06-04   作者:刘晓博 (深圳商报编委)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房地产市场的差价,可比股市难抓多了,因为交易期长,税费高。至于不顾承受能力,用高比例贷款买房的做法,我也不赞成,因为房子以后就是一种防御性投资、“慢资产”,不适合投机了。

  最近接到两位深圳朋友的电话,都咨询房子问题。第一位朋友计划在深圳中心区购买第四套房子,问我是不是时候。第二位朋友则想卖出惟一住房,改为租房住,因为他觉得房价见顶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其实不仅仅是普通人,就连房地产商不也是这样吗?李泽楷以每平米3.4万元卖了他在北京东三环旁边的盈科中心现楼,孙宏斌则在附近以7.3万元每平米买了土地。

  如今中国楼市已经出现了拐点,2014年就是房价大分化之年。我的判断是,长期看,未来“有用”的房子可以继续温和上涨,“没用”的房子将无底线下跌。

  什么是“有用”的房子?当然就是可以租出去、可以卖出去的房子。而这些房子,只会出现在有人气的地方。哪里最有人气?当然是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公共资源、最好的工作机会和最好的创业环境。当然了,这里还居住着中国最有钱、最有权的人,他们会千方百计维护自己家园的价值,而且我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中国的房子,跟欧美相比至少有八大不同:第一,土地制度不同,中国的土地是政府垄断的,西方是私人产权、自由交易的,这成为中国房价高的一大诱因;第二,城市模式不同,中国人习惯了下楼有出租车,小区附近有地铁、公交,楼下就有便利店。美国人买瓶酱油也要开车十分钟,除了纽约和大城市中心,如果你不预约想打车非常困难。中国人的天性,造成了中国城市拥挤、高密度,中心区房价贵,这跟欧美正好相反。由于中国山多地少,人口众多,所以中国城市发展想复制美国模式是不可能的。第三,税收制度不同,中国涉及房地产的税费,绝大部分在入住新房前缴纳,而欧美是在持有阶段才缴纳,所以中国的税收体制推高房价,西方抑制房价。第四,中国的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家更愿意到大城市、到中心区住。欧美公共服务比较均等,除了有学区概念,其他都比较淡。第五,中国社保体系不健全,中国人买房养老意识非常强。第六,欧美这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规范,投资渠道多,热钱有出路,中国过去十年只有房地产投资最靠谱,所以普通百姓的资金大部分涌入楼市,推高了房价。第七,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安土重迁,买地买房是民族本能,这一点跟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第八,中国的城镇化率目前只有54%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0%以上,所以中国的大城市仍然可以吸引到大量外来人口,而西方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减少。

  正因为有这八大不同,中国的房子跟欧美的房子,完全不是同一样东西。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区的房子,它承载了太多的意义,有着太多的附加值。至少从2014年开始,以前由2000多个大小城市分担的全国投资性购房需求,目前已经全面压向为数不多的几个“最好的城市”。因为大家都看清楚了,到这些城市买房子最安全。与此同时,国土部要为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划定边界,限制城市无限制侵占耕地,要求调减建设用地规模,增加开发强度。实在没有土地可用的,跳出去发展卫星城。这些措施,将给一线城市中心区房价提供坚实的价格支撑。

  但也应该看到,一线城市中心区房价的确已经太高,短期面临调整的压力,甚至未来一两年都方向不明。但如果你认同房子是一种“慢资产”,是家庭的资产之锚,是长期抗通胀的工具,而且你的资金流很充沛,那么,也许今年的某个时间,是入市的机会。而且我建议家庭只有一套住房的朋友,不要“赌博性卖出”,试图做差价。房地产市场的差价,可比股市难抓多了,因为交易期长,税费高。至于不顾承受能力,用高比例贷款买房的做法,我也不赞成,因为房子以后就是一种防御性投资、“慢资产”,不适合投机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