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创造了一种经济增长模式,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如果房价下跌,这种增长模式就无以为继,中国经济会因此而失去部分动力,增速下滑的程度会更深。
最近,对房价的讨论不断在升温。近期东莞出现了房价下降了15%而网签遇阻的情况。当房价出现下跌迹象时,有人发出警告,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主张救房市的人常常以此为据,催促政府采取刺激措施。他们救房市的主张不能成立,但他们关于房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性的认识,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
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创造了一种经济增长模式,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如果房价下跌,这种增长模式就无以为继,中国经济会因此而失去部分动力,增速下滑的程度会更深。
在最近十多年中,资源和资金向一线城市、沿海地区集中,拉动当地房价大幅上涨。在一线城市的示范以及少量外来资金的拉动下,二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房价也大幅上涨。这就开启了房价上涨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房价上涨拉动了土地开发,地方政府的收入随之大幅增长,而他们对收入增长的预期更高,于是就有更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和政府融资平台都需要大量资金,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也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金融业和建筑业几乎是过去十多年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从2002年到2012年,按可比价格计算,金融业增长了2.5倍,建筑业增长了2.4倍,同期GDP增长了1.7倍。金融业和建筑业的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房价上涨是这个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另一个能够证明房地产开发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的例子是农民工的行业构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2.2%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仅少于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比为31.4%)。在中西部地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甚至多于制造业,中部和西部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28.5%和30.0%,而从事制造业的仅为20.1%和13.2%。这反映了,这些年,中西部的制造业发展滞后。
房价上涨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一定正面意义,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获得了较快发展,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了条件。但它的负面意义更为突出,在这种增长模式下,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房价上涨使开发商和投资者获利甚丰,而工薪阶层却要为购房承担更大的成本。这是一种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的增长模式。
这种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它需要大量资金,使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压垮开发商和投资者,一些地方政府也要承受越来越重的债务压力。而且,它挤压了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而中西部制造业发展滞后,会使这些年建成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闲置,难以收回成本。
因此,这种增长模式必须被抛弃,中国经济需要再次转换增长动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日本就没能完成这个过程。但中国人口更多、幅员更辽阔、主权更完整,条件更为有利,完全有可能实现转型。房价下跌是一个契机,中国经济要借此机会浴火重生。
【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