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什么是“剩下来的东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知识技能可能会淡忘,而习惯养成、优秀品质以及服务于公共社会的品质和才能,却不会随时间流失。我们可能会淡忘某次考试成绩,却不会忘记老师的特殊教导,或是一次醍醐灌顶的谈话,或是一种当众丢人的羞辱。这个“谈话”和“羞辱”就是“剩下来的东西”。教育要强化这种精神熏陶和道德引导,将学生引向开阔的人生境地。 比如中国大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始校长张伯苓,很注重育人教育。据报道,“南开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面大穿衣镜,镜子横匾上镌刻着40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让学生一进教学楼,就有整洁的仪容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南开中学建校伊始就开设了修身课。张伯苓亲自登台主讲。他采用漫谈的方式,给学生讲爱国,讲求学,讲做人和处世之道。给学生知识,更栽培品质、骨气以及坦荡人格。令人敬仰。 遗憾的是,“经济发展要看GDP,教育发展要看升学率”,当下诸多教育行为、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到“分数崇拜”等功利目标中,至于学生的生存能力降低了、人格发展偏差了、道德水准降低了、个性发展走向了极端、心理发展出现了失衡,虽然教师也去纠正,因为不是主要教育目标,管理力度降低很多。于是就出现了“光教书不育人”的头重脚轻,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发展不均。很多孩子是“分数高手”,却是“冷血动物”;是智能高手,却是生活低能儿。看看那些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弑父弑母弑师的极端恶性事件,不正是这种“瘸腿教育”结出的畸形果实吗? 这种现状已得到专家、学者、教师和行政部门的重视,可传统“升学率”评价标准不动,这种想法虽然美好,只能成为“教育空想”。 高考强调“道德加分”,具有积极意义,要想让教育摆脱“分数崇拜”,就必须多挖掘“剩下来的东西”,对道德品质优秀的孩子进行加分,通过这种加分,激励道德正能量,让更多孩子注重美德发展,崇德向善。 有了这种评价转向,学校对于德育工作心不在焉的态势,也能得到遏制和改善,将更多精力置放到育人方面,更注重远景目标、和非智力因素评价,注重用良好的熏陶感染学生,用高尚的行为激励学生,用及时的鞭策唤醒学生,教育是“知识播种机”,更是“人格推动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才。 有人认为,“道德加分”容易让学生变成“咬钩的功利鱼”,这有点偏颇。任何教育都难以避免“教育投机性”,就像现在的学生为了得到知识高分,而不惜忽略体育、道德发展一样,这种努力奋斗本身就是为了得到高分。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孩子发展了,总是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咬钩”却会让孩子得到了自觉的道德作为和良知熏陶,进而形成道德发展和习惯强化,这种“不见其升,日有所长”的道德拔节,不正是教育梦寐以求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