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方近期宣布,历经10个多月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联系到中国执法当局近期严查外资商业贿赂行为,以及去年针对雀巢等洋奶粉品牌以及三星等境外液晶面板的反价格垄断调查和处罚,有海外媒体担忧,以葛兰素史克案为契机,中国执法当局可能升级打击商界“洋老虎”的行动。
当前,类似担忧开始影响到某些外资企业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41%的在华外国投资者认为,外资在中国不如以前受欢迎。
部分外商产生上述失落感,有其主客观因素。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市场的全球分量和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无需再用有违公平原则的某些“优惠政策”笼络外资,这让享受惯了“超国民待遇”的某些外商倍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另一方面,中国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客观上要求更加高效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相关执法行动力度空前,难免让人心有戚戚焉。
此外,在司法解释、执法决定、产业政策、市场准入、审批程序、宽恕制度等领域,中国相关制度仍待完善,有待磨合到位,需改进透明度、沟通机制。
其实,盘点一下近期案例可以发现,外资企业并未被当成“后娘养的孩子”,而受到歧视。总体上,中国执法者遵循了同罪同罚、公平公正原则,始终坚持“洋老虎”、“土老虎”一起打。譬如,去年发改委惩治境外液晶面板商价格垄断之后不到两个月,就以参与价格垄断协议为由,对两家国有高端白酒企业开出了4.49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同年8月,当局在整治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垄断案中,既罚了涉案的洋品牌,也罚了本国违法企业,严格依法办事,并未内外有别。
近期,执法者在调查外资商业贿赂问题的同时,同样把整肃的利剑指向了重量级央企,展现出不护犊子、不留情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风。
境外投资者应当看到,在经济调整升级、机构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中国市场的真正吸引力不在于可以通过“搞关系”获取隐秘的“超国民待遇”,而是可在日趋法治的环境下,光明正大地谋取“国民待遇”,享受法治经济之利。
中国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是对市场公平的负责,也是对所有投资者的尊重。真正守法经营的外资企业,不应恐惧,而应倍感安心、宽慰。
唯有与中国共成长,方能捕捉中国成长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