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作为国际投资者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窗口,如果长期低迷不振,“唱衰”之声必难以遏止,杀伤力不可低估。如果股市这个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有了起色,投资者获得了合理的回报,唱衰论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从何处着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这一个关键节点,国务院出台了新国九条,凸显出打好股市这张牌的重要性。
回顾股市建立之初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许多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经济效益低下,面临破产倒闭风险,但随后在股份制改革的引领下,国企解贫脱困,迎来了难得一见的大发展,这其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功不可没。眼下中国经济总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面临的困难丝毫不亚于当年。我认为,解决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激活股市,重塑市场形象,提振投资者信心。
把股市搞上去,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当前,经济界对中国经济持悲观预期的不在少数,如果不能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任由这种“唱衰”的声音继续蔓延,会严重削弱各方面的信心。而股市作为国际投资者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窗口,如果长期低迷不振,“唱衰”之声必难以遏止,杀伤力不可低估。如果股市这个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有了起色,投资者获得了合理的回报,唱衰论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搞活股市,同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好满足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进而发展实业,促进就业。时下中小企业社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营商环境并不乐观,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而银行业依旧沿袭过去一贯的保守经营策略,不思进取,过度垒大户、傍国企与房企,不仅积累了金融风险,而且压缩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如果股市活跃起来,则直接融资渠道就可以畅通,全社会的投资信心就会增强,各类资本就敢于加大投入实业领域,进而带动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知易行难。中国股市早期野蛮成长,积累不少问题,十分棘手,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机制与策略,去冲破层层阻力,造就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化、法制化的新型股市。我认为,搞活股市,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要解决股市定位问题,提升管理层级。目前,股市问题多,难题多,情况复杂,单凭证监会一己之力恐怕难以解决。股市与金融、国资等部门利益攸关,这些部门决策对股市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应重视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为此有必要提升管理层级,把搞活股市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实行中央政府统筹,证监、金融、国资、财税主管部门联动的方式,统一谋划,形成合力,避免政出多门。应发挥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各自端出政策“牛肉”,激发股市活力。
利益相关部门应重点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股市对国企的发展贡献良多,作为股市最大的受益集团,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国企理应拿出有效举措,有所作为。国企是股市的主力军,许多公司市值堪称“巨无霸”,只要一致行动起来,完全有实力扶股市一把。但是能不能拿出行动来,不能光靠国企自觉,还得强化对国企市值管理的考核约束。比如把上市国企的市值管理能力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在公司市值严重受损的时候,要求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自家股票支付当年高管年薪,所购股票在高管离职一年后才可以减持。通过跟国企高管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的方式,提高他们做好经营、重视市值管理的积极性,切实肩负起对公司、对股东的责任。
二要改善资本市场法制环境与维权环境。股市之所以乱象频生,很大因素就是因为法制环境不佳,导致投资者维权困难,间接助长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减少这种情况,先要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很多上市公司是地方政府财税大户,受地方政府重点保护,投资者起诉上市公司侵权行为,往往是在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受制于地方保护主义,鲜有成功的案例,更遑论受害赔偿。《证券法》修法应重点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在深圳、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设立证券市场专业法庭,专门受理这类案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此外,还要加大惩处力度,处罚要狠。处罚太轻,对违法者无异于隔靴搔痒,违法违规成本低,起不到改错纠错和警示的作用。
第三,要花大力气集中解决影响股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尽快完成退市制度设计,建立刚性退市机制。ST股、借壳重组一次次制造乌鸡变凤凰的神话不能再继续下去,完善退市制度设计,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退市政策是当务之急。应考虑为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开放式、低门槛的融资市场。对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设定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只允许风险承受能强的投资者进入。对于融资企业则应降低标准,只要满足一定要求即可。在这个开放市场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之间,建立转板机制,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指标、成交量等达到上市要求以后,可申请转入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