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和争议,实际上是一场信心之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为政府的代表,不断强调中国经济不能再用强刺激,而是要依靠深化改革。李总理称,如果不是用改革的办法,而是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不仅去年的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而且今后几年的日子也许会更难过。同时,李总理也在向市场打气,对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表示有信心。他还不断强调,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有潜力、有基础的。
李总理还强调,“现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改的多是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不少触及深层次社会矛盾,涉及利益关系调整,是难啃的硬骨头,有些多年一直想改但改不动”,“不改没有出路,慢了会贻误时机,付出的代价将更大”,发展就难有活力、难以持续,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些道理虽然不错,然而国内外市场对中国经济看到的却是另外一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国内融资环境不断收紧,国际市场缓慢复苏对中国的外需拉动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普遍加大,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在不断累积,房地产市场变冷开始在全国蔓延,国内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等等。对于中央不断强调的市场化改革,虽然方向正确,但这是长期政策,短期内却难以见效。最关键的问题是,面对当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
从我们的跟踪研究来看,市场对于宏观层面的改革构想已经越来越淡薄了,并不认为这会给经济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对这些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与市场的关联性表示怀疑。正如我们此前的分析,在市场看来,当前国内宏观政策的具体方向并不明确,在行动上缺乏有力的方案,在推动改革上展示的决心不足。市场整体上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不足,对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因此,在投资方面持观望态度的越来越多。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冷的预期正在不断扩散,并且波及到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看法。比如,大和证券就预期未来两年人民币将会贬值8%。要警惕的是,这种负面预期一旦影响资本市场,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杀伤力。
从国务院领导的表态来看,决策部门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视度在提高。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内多处考察,不断给地方打气,不断拿出新的发展设想和方案。如在上海自贸区试点之外,今后可能扩大自贸区试点;最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思路;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等等,都是国务院希望在经济下行之中找到新的抓手。
我们的研究团队认为,短期保持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政策,不可能完全变换轨道,也不可能完全切换到全新的模式。就像一列正在以一定速度行进的列车,不能同时把动力系统和电子系统完全更换掉——这样会导致列车停驶。对中国经济同样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几个主要的推动力和支撑要素——比如关于投资对于维持经济增长的作用、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等,都是不能忽视的,也不能一下子全都停掉。
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已有定调,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基调在今年以来又多次反复强调,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实行的则是“稳健偏保守”的政策。在我们看来,面对新形势,宏观政策应该有所调整,从“稳健偏保守”转向“稳健偏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决策层总担心放松政策会走上强刺激的老路,实际上,在“稳健”和“强刺激”之间,还有很宽阔的政策梯度空间。
总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信心之争,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从“稳健偏保守”转向“稳健偏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