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钢铁行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同比下降3.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6.65%;钢铁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80.18%。
在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却逆势增长,已占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八成以上。民间资本这一逆势而动的行为确实值得关注和警惕。这种投资倾向事关重大,它直接关系到民间资本自身投资安全、盈利以及可持续性。700多亿民间资本涌入本已属于过剩产能的钢铁行业,其风险可想而知,如果在钢铁行业整体产能形势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民间资本这种投资行为无异于飞蛾扑火,一些投资很可能有打水漂的危险。如果最终遭受损失,将会挫伤民间资本投资信心,也会对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开放的产业领域产生心理“阴影”,对改变中国整体投资结构将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它还会使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雪上加霜,延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会加剧社会资源浪费。
民间资本投资钢铁行业有相当的风险,相信民间资本所有者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它们对钢铁产能过剩的形势应该有比较客观的把握,但为何还要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逆势而上呢?原因其实不言自明:一方面,我国民间资本长期受到政策压制和行政歧视,尽管目前国家对民间资本进入垄断产业领域实行了系列开放政策,也打破了不少行政“壁垒”,但“政策门、玻璃门、旋转门”依然没有完全破除。民间资本仍然把钢铁行业视为难得的投资机遇,意图“抢滩占点”,力争在钢铁产业领域加大投资,以引起政府对它们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民间资本现有投资渠道依然过窄,尽管石油、电信、铁路、城市建设等垄断领域向民资开放,但大部分都为投资大、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的产业,使民间投资望而生畏、望而却步,相比之下,钢铁产业投资金额、投资规模和回收时间相对好把握得多。正是这种短期逐利心态促使民间资本不惜冒国家产业禁令,以身去搏,企图为民间资本打出一片投资新天地。此外,民间资本投资钢铁产业的行为,与政府引导乏力存在很大关系,民间资本投资钢铁产业其实紧紧联系着地方政府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心中的GDP政绩观依然浓厚,为了地方政府利益,没有把钢铁行业“限产减排”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甚至对民间资本投资钢铁的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致使民间资本这种逆经济潮流而投资过剩行业的行为无序蔓延。
民间资本投资产能过剩的钢铁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它于国于民都将是巨大损害,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民间资本拥有者的重视,并立即加以扭转,把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到最小幅度。首先,民间资本要改变“病急乱投医”心态,保持理性投资观念,尤其要把准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利自身可持续发展。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向民间资本拥有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民间资本拥有者能自觉提高产业宏观政策驾驭能力。同时,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钢铁行业新增产能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确保国家压缩产能政策落实到位,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如期进行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