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将于5月下旬在广东潮州举行。这项汇集全球机器人尖端技术精英的比赛,以智能仿生机器鱼为主体,在水中进行各类竞赛,包括竞速、花样游泳、水球比赛等。在以此为代表的机器人竞赛由逐渐兴起到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一个全球估值达数万亿美元的机器人产业,其前景在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衬托下显得魅力无穷。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近日发表的封面文章《机器人崛起》中所言,或许人类应该为未来的机器人“入侵”做好准备,它们将改变人类对于科技的思考方式。 机器人时代距离我们还有多远?从影视作品中,它们似乎正在接管这个世界,无论是《我,机器人》里躲在背后的“V.I.K.I.”,还是《骇客帝国》中的机器人母体“Matrix”,甚至是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真理号飞船的自动驾驶系统(Auto),都成为人类世界的实际主宰。在现实世界里,目前人们还不会为人工智能技术失控而担忧,令他们发愁的反而是,如何将这项属于未来时代的科技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而不仅仅是当作人类能力范围之外的有效补充,比如在太空执行修理任务或者在每间卧室内清除各个死角的灰尘。 不过,根据美国学者里夫金等人所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些特征,比如基于互联网的3D打印技术等,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为后者进入人类日常生活提供了种种可能。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之一,就是云计算的出现,让普通机器人也能掌握超级计算能力,意味着它们在完成需要大量计算的高难度任务时无需太多时间,还意味着它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纠错,从同伴的失败中获得经验。此外,就在今年举行的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上,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展示了大猩猩“查理”,一个拥有脊柱的、运动更加灵活的机器人,展示了这一产业在另一发展方向上的巨大进步。 从商业角度看,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去年谷歌公司一口气并购了8家很有发展前景的机器人初创企业,而亿万富翁米特里·格里申等人也相继创建了面向机器人研发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很多国家也将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业当作国家战略。荷兰《财经报》日前报道说,荷兰正在学习德国和比利时的经验,制定进一步推广机器人使用、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的全国性计划。 就中国而言,机器人同样来势凶猛。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机器人销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去年达到2.3万个,只有日本的购买量超过中国。不过,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报告称,尽管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在中国已经取得初步发展和认可,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由此可见,未来中国需要涌现出更多力学、机械学、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人才投身于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领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智造”的战略构想,这就需要出台更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产业规划和教育政策。本次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参赛的中国学子能够与来自丹麦、荷兰、瑞典、韩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代表队在比赛中分享科技带来的欢乐。 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世界?或者更现实一些,是否如英国《每日邮报》文章所言,在2040年将同人类竞争工作岗位?这还不应是我们的最大担心。毕竟,在另一条发展轨迹上,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可以帮助人类进行自我升级。也许,未来将是人机合一的时代,就像雷·科兹维尔在畅销作品《奇点迫近》中预测的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