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优先股这一新鲜事物的面目已越来越明晰。近期,有关优先股试点的政策陆续出台,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箭在弦上。其中,上市银行是发行优先股的“热门”,与此相呼应,股价长期低迷的上市银行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甚至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涨停。
上市银行成为发行优先股的热门行业,有其原因。按照规定,优先股股东尽管没有表决权,但能获得固定股息作为投资回报,并且优先于普通股东分配公司剩余资产,因此能吸引长期的价值投资资金,而又不影响企业经营决策。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稳定,有稳定派息能力,同时其资金需求量大,既有发行优势,又有发行动力。在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国家,近八成优先股由金融类公司发行。
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优先股也是应运而生。近年来,上市银行一直被视为A股市场的“圈钱主力”,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数家上市银行集中进行再融资,不是发行可转债就是到二级市场增发,往往会对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然而,每次融资的“疗效”似乎都很短暂。不用多久,银行大规模放贷后,资本充足率再度下降,又要到市场上融资,以致陷入“融资—扩张—再融资”的怪圈,银行股价长期低迷与此也不无关系。如今,不少银行的股价已经难以达到发行普通股的条件,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铁律”不容跌破,何况未来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将会再度提升。这种情况下,优先股为银行开辟了一个现实可行的融资渠道。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优先股同样是利好。一方面,银行不再从二级市场“抽血”,转而发行优先股,降低了对股票二级市场的冲击,可保证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优先股的发行,投资者还能获得新的投资渠道。目前已有一些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拓展到优先股,未来投资于固定收益、风险较低的优先股,也是不错的理财选择。
然而,优先股看起来很美,但这一新生事物能在银行融资上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市场对优先股有这样那样的担忧。比如,有人担心未来优先股转为普通股仍会对市场形成冲击,而一旦政策限制可转化优先股,又有人担心此类优先股还能否对长期资金有足够吸引力。有人认为,优先股并非万能药,普通股的股东利益有可能因为保证了优先股股东利益而受损;还有人担心,优先股难以真正缓解市场的流动性……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因此,从银行的角度看,对优先股这一新的融资工具还应保持理性态度,不能抱过高期望。
缺钱的烦恼时常困扰银行,无论是优先股还是普通股,缓解的都是银行一时的资本饥渴,要想根治“资本补充依赖症”,对银行来说,还是要转变过度依赖资产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再一味追求信贷业务扩张,而是更多开拓中间业务的空间,走资本集约型发展路径。优先股可能会给急于补充资本的银行喘息机会,抓住宝贵的时机加快转型发展,银行的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才能得到更多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