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不应拒中小股民于门外
2014-04-17   作者:皮海洲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皮海洲

  近日,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管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称,上交所与港交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这意味着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正式获批。
  “沪港通”的突然降临,给了A股市场投资者一个意外的惊喜。然而,“沪港通”对国内投资者的门槛设置,又将A股市场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根据公告规定,试点初期,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这意味着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余额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失去了投资港股的机会。
  不排除这是上交所或管理层的一番好意。毕竟香港股市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市场,因此,上交所或管理层担心中小投资者投资港股会遭遇不测。
  但这番好意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还是上交所或管理层的一种“父爱主义”。最近几年,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幌子下,管理层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设置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条条框框,比如规定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门槛不低于50万元,规定国债期货的开户门槛不低于50万元,个股期权的准入门槛同样拟定在50万元,50万元成了中小投资者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此外,包括上交所有关负责人提出的在蓝筹股中试行T+0的建议,这其实都是一种“父爱主义”,仿佛管理层要手把手搀扶投资者走路似的,这里有风险,那里有风险,生怕投资者摔了跤。
  而实际上,管理层又根本承担不起父亲的角色,甚至就连正常的投资者保护都做不到。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根本就是多余。比如,同样是“沪港通”,香港投资者投资沪市股票就没有资金门槛的限制。为什么香港证监会对香港投资者就不像国内的监管者一样充满了“父爱主义”呢?在这个问题上,香港证监会可以说是为国内监管者做出了榜样。尤其是在“沪港通”获批的背景下,首先需要的就是两地监管者的互联互通,别让泛滥的“父爱主义”阻碍了投资者的正常投资,使国内投资者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其实,把中小投资者锁定在国内市场,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成长的。因为国内股市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而香港股市则比A股市场成熟得多,规范得多。因此,投资香港股市,接受香港市场的投资理念,这更有利于国内中小投资者的成熟与成长。
  而且“沪港通”50万元资金门槛的设置,也让中小投资者失去了通过投资港股而获益的机会。造假上市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行为频频发生,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者得不到有效保护,A股市场深陷圈钱市的怪圈之中。让投资者困守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实际上就是让投资者接受亏损的命运。而让投资者远离港股的同时,也就让他们远离了投资获益的机会。
  不仅如此,“沪港通”将中小投资者拒之于“港股通”的大门之外,实际上是增加了中小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风险。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投资者直投港股并非只有“沪港通”一条路,但“沪港通”却是目前唯一合法直投港股的通道。投资者如果不能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话,要投资港股就只能选择其他地下渠道,这无疑加剧了这些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并且将“沪港通”这种合法的渠道提供给机构投资者与个人大户使用,却不准中小投资者使用,这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严重不公。因此,“沪港通”不应拒中小投资者于大门之外,而应该成为一切有意投资港股投资者的共同通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沪港通”会拉平两市股价吗 2014-04-16
· 沪港通短期效应有限 长期发展空间扩大 2014-04-16
· 把“沪港通”好事办好亟需严密制度设计 2014-04-15
· 围绕沪港通的几个问题 2014-04-14
· 寄望“沪港通”以低制度成本获大成效 2014-04-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