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铁建曝出8.37亿元天价招待费备受舆论关注,而今年中国铁建等近四成央企隐去了这一数据。据统计,披露2013年“招待费”数据的上市公司共有1049家,合计花去招待费62.35亿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10.9%,但招待费貌似下降的背后,多数央企管理费明细项下的“其他”科目出现明显增长。(4月15日《羊城晚报》)
近四成央企隐去招待费的做法,其实在去年就已现端倪。有媒体报道,去年前三季度的财报中,包括中国铁建在内的一些央企就不见了招待费的踪影。以此而言,如今的结果不算意外。在去年的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事件的处理结果中,共通报批评57人,党纪政纪处分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相关领导还被诫勉谈话,按理说这一处理不可谓不严厉。但为何没有引起改善,而反倒令本就云山雾罩的招待费更为模糊,令人深思。
从字面来看,已公布的央企总的招待费较之2012年确实下降了10.9%,但在近四成央企没有公布的情况下,这个结果的准确性显然存疑。而在招待费下降的同时,面目模糊的“其他”费用却增加了7.8%,与招待费的下降金额几乎持平,这之中是否有某种关联,不得不让人生疑。如果“降低”的招待费真被转换成“其他”费用,所谓“下降”又有何种真实意义和信服度?
颇显讽刺的是,公众此前对于天价招待费的监督乃至相关部门对于事件的处置,不仅没有换来更为透明而有说服力的“下降”与公开,反而使得账目更为模糊,这种“监督”反向结果的出现,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或许从公开的模式就不难看出。就在天价招待费的调查处理结果刚刚公布,部分央企在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就索性隐去了招待费这一名目,如此强烈的对比,为何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央企的财报公开难道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可以“各自为政”?公开之后的倒查机制在哪里?诸如此类的疑问,显然是监督效果变异的重要推手。
如今这样的结果,显然让人看不到丝毫的整改诚意与行动。要消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底气,显然不能仅仅靠公众的监督与个案式的整顿纠偏。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天价招待费事件的处理结果中,还定下了一条制度化的监督举措。即央企的监管责任人要对监管效果“签字背书”,彼时引发舆论的普遍赞誉与期待。如今看来,其真正效力几何,已然不容乐观。面对“高而隐”的央企招待费,如何让“签字背书”的责任追究机制落到实处,显然比讨论怎样减少招待费更为迫切。不妨追问一句,“签字背书”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