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与PPI偏离乃正常现象无需人为干预
2014-04-15   作者:王宇鹏(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2014年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偏离幅度上升到4.7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新高。自2012年3月以来, CPI与PPI连续25个月偏离度在3.8个百分点以上。1996年10月首次公布PPI数据以来,与CPI偏离时间之长、偏离幅度之大都创下纪录。除这次外,CPI与PPI偏离在3.8个百分点以上有5次,其中最长的一次超过3.8个百分点的偏离发生在2009年3月到10月,持续了8个月,另外三次超过3.8个百分点的偏离持续时间都不长,不超过5个月。

  CPI与PPI为何发生大幅度、长时间的偏离?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是分析价格水平的理论基础。根据该模型,总需求增加或总供给减少,都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然而,CPI和PPI数据都来自同一个国度,需求和供给环境是一样的,为什么CPI与PPI会出现不同走势?AD-AS模型很难解释这一经济现象,而且很难解释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生这么长时间、这么大幅度的偏离。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学理上的解释,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是CPI与PPI针对的对象不同,即CPI针对的是居民消费品,PPI针对的是工业品。如果仅仅是因为针对对象不同,根据这一说法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在过去的25个月中,中国居民消费品和工业品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偏离,反映在宏观数据上,即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工业增加值发生了较大的偏离。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计算了2012年3月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走势一致性比2012年3月之前更高,相关系数达到0.60,两者走势并没有发生偏离,反而更加一致。因此,这一解释得不到数据上的支持。

  那么,CPI与PPI偏离的真实原因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居民消费品更多为非贸易品,工业品更多为贸易品,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走势影响因素的差异导致了CPI与PPI的偏离。CPI按照吃、穿、住等用途将调查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八大类,依据权重大小排序分别是食品(0.314)、居住(0.17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142)、交通和通讯(0.09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0.09)、衣着(0.085)、家庭设备用品及其维修服务(0.058)、烟酒及用品(0.04),由于食品在中国主要“自给自足”,居住、服务和交通只能本国市场提供,通讯又具有国有企业垄断的属性,这四项占据了CPI权重的72.7%, 所以,CPI针对商品和服务绝大多数为非贸易品。而PPI主要衡量的是工业品,除生活资料中的食品外,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大部分工业品成为贸易品。贸易品和非贸易的价格水平分析框架有着很大的不同,贸易品价格主要由国际市场决定,各个国家价格走势会趋于一致,国际经济走势与供求关系是贸易品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非贸易品的价格由本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同国家经常会呈现不同的价格走势,比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回到本文主题,在一定程度上,CPI走势主要由本国市场供求关系决定,PPI走势主要有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当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差异时,CPI与PPI走势自然会发生偏离。

  第二,中国经济转型,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PI与PPI走势偏离。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不断改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鲜果、鲜菜、羊肉、牛肉等食物占比提高,这些都拉动食品价格的不断上升。此外,居民对服务数量和质量需求的提高,伴随着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了服务品价格的快速上升,这些共同导致了CPI走强。对于PPI来说,中国现在正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将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上升,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出产的工业品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供大于求”、“产能过剩”,这导致了PPI走弱。

  第三,不同产业在经济周期中的波动幅度差异也是导致CPI与PPI偏离的重要原因。按照产业类型的不同,三次产业、轻重工业在遇到经济波动时,波动幅度不同。笔者计算了2008-2013年三次产业增长率的标准差,分别为0.49、1.68、0.89。第二产业波动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重工业波动幅度大于轻工业。占CPI权重最大的食品来自第一产业,消费品中的工业品主要来自轻工业,消费品中的服务来自第三产业;PPI商品则全部来自第二产业,而且涵盖了重工业。产业波动幅度的差异导致了CPI与PPI的差异。笔者计算发现,2014年3月份引领PPI下跌的产业中钢铁等重工业排名靠前。

  第四,CPI与PPI偏离是四万亿投资的“后遗症”。四万亿投资迅速拉升了经济增长,但是也造就了2009-2010年产能的进一步扩大,2009年M2增速一度达到29.7%,经济杠杆率进一步提高。此后刺激政策逐渐退出,内需随之萎缩,外需因欧美日经济体的走弱而下降,这些都导致四万亿投资带来的产能扩张和产能过剩不能短时间消化吸收,导致PPI走弱。

  以上四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2012年3月以来CPI与PPI长时间、大幅度的偏离。有学者主张,应该采取政策缩小CPI与PPI的偏离。笔者认为,CPI与PPI偏离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经济现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没有必要为了矫正CPI与PPI的偏离出台政策。

  2014年1月份以来,欧美经济形势转好,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扭转了之前32个月的下降趋势,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于CRB指数领先PPI指数2-3个月,这预示着PPI将会逐渐回升。此外,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未来也将逐步得到化解。预计6月份以后,PPI与CPI的偏离程度将会逐渐下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3月份CPI同比增2.4% PPI同比降2.3% 2014-04-11
· 法国3月调和CPI年率升幅放缓至五个月最低 2014-04-10
· 机构预测3月CPI同比增2.5% 2014-04-01
· 欧元区3月CPI创四年多新低 2014-04-01
· 韩国公布3月份CPI、贸易余额、汇丰制造业PMI 2014-04-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