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概是4万亿的印象过于强烈,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总是觉得中国经济离开刺激就不可想象。上周,国务院出台三项措施,为小微企业减税以及加大棚改、铁路的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信号。国际唱空力量马上宣布,忘了“克强经济学”吧,中国经济学只有一个,那就是“刺激经济学”。
说实话,棚改和铁路的投资,本来就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范畴之内,是按计划行事,而不是突然增加的预算。因此,刺激是有的,只不过是微刺激和小规模刺激,而不是强刺激和大规模刺激。
在现代经济中,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手段,进行反周期的对冲操作,是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不赞成4万亿式的狂飙刺激,并不意味着连“井绳”也要怕。刺激是常态的,自由放任不现实,关键要刺激有“道”。可以通过减税刺激消费,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刺激投资。后者着重解决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而不是良币劣币一视同仁。对4万亿的诟病正在于此。当然,这个“道”还包括如何使得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最大程度避免低效和浪费。
决策层已经为中国经济发展设置了上下限的区间,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预期。只要在这个区间里,经济增速是有弹性的,触及上下限则是要出手干预的。改革的环境不能太舒服了,否则没有动力去改;改革的环境也不能太差了,否则没有力量去改。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设计了上下限。这时的刺激是一种底线刺激,而不是一种透支式的刺激。因此,其也不会是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狂欢和救命稻草,而是定向投资于民生工程,比如棚改,定向投资于战略工程,比如铁路和核电。至少在铁路和核电这两项上,共识是明确的,争议只出现在要求更透明的投资过程。
货币政策保持定力不放水,这可能是去年“克强经济学”最受瞩目的不刺激例子。但不刺激是战略上的,战术上要因时制宜,否则“钱荒”就会演变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央行最后在“战术”上不也创新了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来对银行实行有节制的刺激吗?还是那句话,去杠杆的方式不能是把杠杆一把撅断。改革要是这么简单,就用得着“断腕”和“刮骨”了。
在本届中央政府期间,在李克强总理管理经济期间,我们相信,“强”式刺激是会有的,但“强刺激”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中国经济,既看到稳增长的一面,也看到调结构的一面。对于市场主体,则有助于他们丢掉幻想,戒掉“找市长不找市场”的温室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