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需考量区域承载力
2014-04-04   作者:于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京津冀一体化”步入快车道,三地协调发展成为产业布局的主基调。在此过程中,北京周边地区的各项生产要素将迎来重估,并带动区域间产业、人口、公共资源的平衡发展。不过,三地的产业差异性也让融合面临诸多阻力,这需要在坚持市场化、明确分工定位的基础上,全面考量周边区域的资源、交通、人口和市场承载力。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集聚,这是产业资本要素在地区内不断汇集的过程。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周边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将迎来重新定价,产业中心的逐步转移也将为地方开启更大发展空间。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人口承接,都需要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这就率先带动起周边区域的地价和房价上升。目前不仅仅是北京郊区,廊坊、保定、唐山等地的土地价格也已有所提升,万科、保利等众多开发商均提前布局。北京周边地区相对的价值洼地、京津冀大规划下的发展预期,是吸引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

  从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先例看,区域融合将使地区间的资源走向平衡发展。除了土地重估外,环保一体化也将成为京津冀的重要课题。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成为三地共同协作的核心之一,为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京津冀协同的“主战场”,产业的转移和承载是三地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来看,北京市的产业外溢是重要一环。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北京周边区域的环境、资源、交通、人口和市场承载能力。

  首先,明确的区域定位和产业分工,是确保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基础。北京市由于面临交通、环境等压力,需要把部分机构、产业、人口转移到周边县市。哪些机构和产业外溢,哪些城市具备承接能力,需要建立在明确的区域功能定位上。

  从目前的普遍认识来看,未来北京市将不再重复“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是通过“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北京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向周边转移,这种转移不仅仅是厂房搬迁、生产线重建,还需要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周边区域则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承接相关产业。比如,河北可以发挥人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天津市可以发挥商贸、航运等优势产业,逐步建立物流、制造中心。

  其次,在明确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各地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率先进行良性对接。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有京津城际、京石客专等多条高铁线路。北京市还计划到2020年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也将带动廊坊市区、固安县、香河县、涿州市等县市的发展,形成临空经济区。天津、河北也都已加快建设区域内交通的“无缝对接”。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城际间轨道交通网络,将为推进京津冀协同打下基础。

  再次,区域间产业的承接转移将是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考虑产业、资源和交通承载力的基础上,还要考量人口和环境的承接力。综合匹配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产业,将北京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从吸引“产业落户”到吸引“人口落户”,从而解决大城市周边“空城”、“睡城”的现象。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已经兴起了产业园的投资热潮,这对于产业承接和转移起到了有效的带动作用。不过,火爆的产业园投资背后也隐含着园区定位模糊、招商能力薄弱、空置率较高等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效推进,需要明确产业分工定位,做好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匹配,在综合考量地方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配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2014-04-04
· 京津冀一体化 经济增长新亮点 2014-04-04
· 京津冀发展失衡:北京吃不下天津不够吃河北没饭吃 2014-04-03
· 张高丽赴河北保定等地调研 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04-02
· 京津冀国土部门将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2014-04-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