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之所以这么艰难,问题就在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式推动,在于地方保护。因此,启动企业兼并重组必须以市场化改革为前提,要允许企业自身择善从之。要通过市场“无形之手”,令市场出清,而政府不要去干扰行业的自发调整,同时,也不能让国企垄断太多的领域,以至于民企投资永远只是第二轮、第三轮才有机会;三是信息不能太封闭,政策应有足够透明度,让各类企业能自由决策和竞争。
在全力压缩过剩产能的背景下,企业兼并重组或成为新一轮国资改革的突破口。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了取消下放部分审批事项、改善金融服务、完善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政策等多项新政,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更具新意的是,《意见》提出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等七个方面“硬措施”,以破除企业兼并重组所面临的障碍,降低兼并重组成本,大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在这些硬措施中,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研究推进定向权证等作为支付方式等几条,估计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在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增大、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当口,强调行业兼并重组不仅时机成熟,而且势在必行。快要过去的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景气度比预计的要低,1月、2月多个经济数据——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等表现均不佳。3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48.1%,创8个月新低,经济增长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弱势。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存在进一步探底的动力。多家分析机构认为,经济今年开局疲软,房地产销售走弱隐含着更大的下行风险,一季度GDP增速下跌几成定局。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推动并购重组改革的用意不错。当前,国内市场上并购重组的需求很高,治理落后产能亟须引入多种金融工具,同时要减少审批、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推动并购重组,有助于大型上市公司加强市场控制力,对蓝筹股投资价值的上升也将有所裨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兼并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中央政府最近几年非常重视企业兼并重组,一直在以多种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自2010年始,在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而国内并购重组热潮在资本市场尤为显著。2013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大幅上升,交易金额也屡创新纪录,进入2014年势头更甚。统计显示,2013年至今,A股市场共有241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着手重大资产重组,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一成。而在2011年及
2012年,这一数字均未超过70家。若以交易总金额来比较,2011年曾超过2200亿元,2012年回落至1100亿元左右,而从2013年至今,剔除重组失败及停止实施等情况,交易总金额仍达5601.03亿元。基于我国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扩大自身规模和竞争力需求正越来越强。
然而,虽然近年来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但仍面临诸多障碍,比如兼并重组税收负担较重;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手段相对单一;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难;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服务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等。此外,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小而分散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产能过剩严重长期困扰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钢铁行业为例,这是我国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最为突出的行业,但国家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给出的数据却是,2005年我国钢铁业前10名的产业集中度是35.4%,2010年上升至48%,但2013年又降至不足40%。相比而言,日本前四家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就达到了78%,美国是67%,欧洲也有50%。
事实表明,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之所以这么艰难,问题并不在于市场,而在于政府的行政命令式推动,在于地方保护。因此,启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必须以市场化改革为前提,要允许企业自身择善从之。具体而言:一是要通过市场“无形之手”,令市场出清,而政府不要去干扰行业的自发调整;二是政府在退出干预市场的同时,也不能让国企垄断太多的领域,以至于民企投资永远只是第二轮、第三轮才有机会;三是信息不能太封闭,政策应有足够透明度,让各类企业能比较自由地决策和竞争。
回顾近十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宏观经济总是处于紧与松、控与放的艰难平衡之中。为什么在经历了35年的改革之后,中国经济仍然在围绕政策的平衡中纠结呢?一个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太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太小。还须特别提醒的是,政府因素的影响并不只表现在政府直接投资的
那些项目上,更多还表现在政策变化、项目审批、货币政策松紧、大工程大基建大规划的引导等各个方面,市场变化、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着政府的核心指挥棒在转。从这个角度说,中央政府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全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的用意很深。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近日的一番表态就为此作了极好的注脚。他说,化解产能过剩不是一味地去关闸门,因为已经形成的产能也是一种财富,不能简单地把它都关掉,而是要转型升级一批,促使这些产能转向高端产业链去。然后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有效的产能在新的阶梯上成长,继续为国家带来财富。另外就是转移一批,再有就是重组一批,最后才是淘汰一批,淘汰那些确实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安全标准,能耗比较高、技术也比较落后的一些行业。苏波还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最重要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意思再清楚不过:不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政策操作来看,处理过剩产能不能简单粗暴地来个行政一刀切,而要充分考虑其资产价值,千方百计通过市场来推进。
概而言之,宏观经济改革千头万绪,核心就是市场化,这将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重要改革——政府放权、国企放弃垄断、市场准入放开、银行信贷取消歧视、取消各种投资限制等,所有这些都会在市场中创造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只要政府持续放权,让市场的归市场,持续地放开市场领域让企业发展,市场就能真正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多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