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丰富养老保障方式的新途径,保监会决定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据悉,试点工作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个城市进行。
作为一个“舶来品”,以房养老政策一旦出台,对丰富保险业务、激活房地产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真正落地生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也是如此,在一些早已推出此项政策的国家,实际执行效果也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无论是文化差异较大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与中国文化基础相同的新加坡,以房养老都没有真正被社会所接受。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新加坡,政策出台四年了,也仅仅有数百名申请者,多数人对此并不认同,也无积极性。
中国作为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发放标准较低、孤寡老人较多的国家,按理,此项政策的出台,应当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扎根很深,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很强。别说以房养老,就是到养老院、敬老院等地方安度晚年,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以房养老政策落地生根,效果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省吃俭用给子女留一套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那些没有能力为子女留下一套房产的人,看着其他人都给子女留下房产,还会觉得十分愧疚呢,又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生活得好一些,将房产抵押给银行呢?如果这样,他们不仅觉得对不起子女,还会认为让子女难堪。
而对子女来说,不管对父母有没有孝心,也不管父母生活得怎么样,也是打心里不愿老人以房养老。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意味着父母的财产会最终变成银行的,而且会在其他人面前很没有面子,会让人产生不孝顺的印象。很多老人不愿到养老院、敬老院生活,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显然,观念是以房养老政策能否走进现实最主要的原因。崇尚生活自由和负债生活的西方人尚且在观念上难以接受,传统观念很强的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又怎么可能轻易接受以房养老的观念呢?
不仅如此,在政策上也存在一定障碍。最典型的,莫过于住房的70年产权了。如果到了期限,权属如何变更,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同时,如果农村也推行以房养老,没有房屋权证的问题如何解决,也值得关注。
而从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角度来看,在银行和保险之间并没有在业务上完全相通、完全衔接的情况下,保险机构如何实施反抵押贷款、如果出现房价大幅变动的状况如何应对,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为,保险机构也是经不住严重的房价变动的,是需要充分考虑风险的。
实际上,对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多的还是要充分考虑现实,而不要过度强调形式。以房养老,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但是,如果社会对此项政策接受度不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真正的立足点,还是应当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放在政策的统一、制度的公平、措施的完善等方面,让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发挥真正的支撑作用。如果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都很不完善,不同人群之间的养老保险发放标准相差很大,地区之间不能流转,相当一部分人还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情况下,又去搞什么以房养老,是不可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的。
如果真的要想提高社会的养老保险水平,还不如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多建一些能给各层次人群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院、敬老院等,并切实提高这些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索以房养老等新的办法与措施。
就现阶段来看,在内外条件都不太具备的情况下,要想让以房养老走进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多,也就只能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创新”的一种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