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的“位置”不断下移,市场的想象力愈发丰富。
之所以说“位置”,是因为当前规定的即期市场人民币汇率上下限,并非通用规则。正常情况下,汇率价格的涨跌,应该是当日收盘价与上一日收盘价的比较值。现行的1%或2%,容易误导普通投资者,也容易误伤资本市场。
交易价波幅扩至2%,是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基础的。中间价决定了交易价格实际波动的区间。按照上述计算口径,19日的人民币即期汇价大跌1.123%,昨日跌幅达1.422%,日甚一日。各路专家口水横飞,资金外流担忧加重,股市随之受伤。
实际上,盘中连续“跌停”而中间价对美元走升的情况,在2011年底曾频繁出现。而今年3月17日新规首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涨25个基点,但交易价却下跌279个基点,该口径跌幅达到0.811%。随后的18日、19日,跌幅扩大至0.993%和1.123%。如果对这几日的收盘价简单计算会发现,19日的收盘跌幅实际上小于18日,而两者都小于17日。这一矛盾现象表明,由套利、对冲投机、代客结售汇等各种供求关系综合而成的市场价格,被限制在中间价的某个范围内波动。波动越剧烈,说明中间价与市场预期的背离度越大,就越没有达成“市场决定汇率”这一目的。
事实证明,从2006年该口径波幅由0.3%扩大至0.5%,以及2012年扩大至1%以来,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交易价之间缺少同步性。人民币中间价与美元指数以及与多数非美货币走势之间,也没有相关性。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初美元指数为79.74,昨日在80附近,皆处于区间低位,区间内的最高价位为去年7月上旬的84.75。而2013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2879,昨日为6.1460,区间升幅为2.26%。除掉去年1月的先升后贬、去年6月下旬至7月的先贬后升、今年1月中旬至今的连续贬值外,仍处于升势。从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幅已接近26%。
近1年多来,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均呈走贬态势,其原因或在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2013年初至今,印度卢比对美元累计贬值约11.44%,泰国泰铢贬值约5.55%,印度尼西亚卢比贬值约16.81%,巴西雷亚尔贬值约15.22%。最近1个多月来,由于美元总体不振,泰铢、雷亚尔、印尼卢比对美元均略有走升,而在同样的时间段,人民币对美元却开始了连续贬值。
央行在本周实施的波幅扩大,或许缺少更多实质意义。如果中间价与交易价之间的背离度进一步加大,触及2%也可能出现,而实际上人民币贬值幅度却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