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一家负债总额高达35亿元、涉及近20家银行的房企,因为资金链断裂,正面临严重违约的风险。有外媒称,央行正在牵头对该家房企进行救助,央行日前对此予以否认,但是,有关该不该救这家房企的争论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按照正常情况,地方政府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出手相救的。理由很简单,一方面,这家房企的债务涉及近20家银行,如果不出手相救,这些银行就有可能将怨气撒在地方政府身上;另一方面,在企业自身抵押物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其他企业为其担保的现象一定十分严重,一家企业出现问题,极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显然,这也是地方政府最为担心的地方。
问题在于,如果采取救助措施,万一其他企业也发生类似问题,是否也需要救助呢?
如果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为银行、为企业的错误决策买单,一直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那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何时才能发挥呢?银行也好,企业也罢,都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而政府角色的错位甚至越位,会让银行和企业有空子可钻,有漏洞可进。
也许,对奉化的这家房企,如果政府坐视不管,确实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震动。纵然如此,也不能以救房企的方式出现。如果这样,就会给其他企业特别是房企一个不正常的信号。而且,即便出手相救,也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且不仅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领导,也应包括开发商。如果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而不是政府买了单,银行和企业也就大功告成了。如果这样,政府这个单也就买得太不值了,更多更大的单也可能等着政府去买。
市场经济下,还是要多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包办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