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人的城镇化”内需潜力
2014-03-20   作者:马志刚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字号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要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这不仅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指出了清晰的路线图,而且为扩大内需找到了一个有效抓手,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大战略。

  城镇化本质上是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最近几年,各地在城镇化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那就是将城镇化等同于土地城镇化,“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突出。据测算,2000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但城镇人口只增长50.5%。从常住人口看,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7亿多城镇常住人口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没有城镇户口、不享受城镇“待遇”的农民工,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让更多农民真正进得了城、落得了户、就得了业、生得了根,对于破除城乡之间和城镇内部“双二元结构”,解决“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现象,加快提高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进而推动整个城镇化进程,必要且紧迫。

  “三个1亿人”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可以扩大投资、促进消费,让内需这个经济发展“主引擎”更有力量。有关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6515元,城镇居民为2112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2倍。按此估算,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亿元,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更是“改造一块,激活一片”。以3口之家计,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产生住房需求高达3000多万套,由此带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带来的装修、家具等消费,都会是天文数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不久对外公布,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完成投资额高达1.12万亿元。从区域协调的角度看,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一直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短板,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无疑会给中西部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还要注意到,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现在创造需求的城镇化增长速度,仍明显落后于创造供给的工业化增长速度。这是差距、是挑战,也是潜力所在、机遇所在。“三个1亿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一个新开始。各地方各部门都要抓住这个机遇,释放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和活力,推动城镇化真正走上以人为核心的轨道,推动经济发展进一步走上可持续的轨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或破题城镇化资金瓶颈 2014-03-20
· 财政部:加大地方债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力度 2014-03-20
· 国新办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举行新闻发布会 2014-03-19
· 人口城镇化靠市场解决就业 2014-03-19
· 中等收入陷阱:城镇化的障碍 2014-03-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