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银行发展需“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起”。政府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但决不可越俎代庖甚至躲避规则。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具备实力,还是交给市场和投资者判断,非要“跳起来”、“强出头”,是可能会“摔跤”的。
一些地方支持“办银行”的意愿正渐渐“热”起来。这种“热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地政府在信用社改制、村镇银行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努力建设和扩大地方银行实力;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支持民营银行发展,为民营银行在本地“落地”全力“拉票”。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地方两会上,20多个省区市提出加大对民营金融支持力度,有的地方更是明确要争取设立民营银行。
地方政府对银行表现出极大热情,一定程度反映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将促进金融业发展。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已经被大家公认。但由于目前的金融体制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网点设置等多种原因,我国县市一级,尤其是中西部的县市区域,融资能力明显不足,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业,无论是地方支持农信社改制,还是帮助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都能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看到地方政府的“银行情结”这么浓,也不能不多问一问:为啥?
有地方上的干部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一些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发展的路子眼看快要走不下去了。因此就想到了银行,希望银行能发挥“抽水机”的作用,为地方下一轮发展,特别是加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细想想,这样的思路其实仍然没有走出投资拉动的老路。进一步讲,如果未来新一轮出现的区域银行成为地方政府投资的“钱袋子”,那这样的银行前景如何,实在难说。
特别是,地方支持办银行必须考虑当前的金融形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从超高速逐渐回归,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不再。行业竞争压力、风险控制的难度都将加大。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支付宝、余额宝、理财通等各类创新产品不断出现,已经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极大冲击,未来必然还会进一步显现。可以断定的是,金融发展的路径将会与过去大不相同。
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管理、参股、控股的城商行、农商行,还是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组建的民资银行,都得要有风险意识。在我国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银行一旦经营不善出现流动性危机或挤兑等不利局面,地方政府又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
当然,从总体上讲,一些地方性、区域性银行的出现,对于改善我国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支持银行发展需“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起”。关键是依托市场和各类资本自身条件和实力,严格遵守现有的金融监管原则。政府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但决不可越俎代庖甚至躲避规则。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具备实力,还是交给市场和投资者判断。地方政府部门非要“跳起来”、“强出头”,是可能会“摔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