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公告称,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几乎在同一天,格力电器公告称,其大股东格力集团将进行重大股权改革,公开挂牌转让49%的国有股权。而三中全会后地方政府就捷足先登地在地方国企展开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国企改革方向,承载了未来国有资产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之诉求。混合所有制经济,无疑可借助私人资本内生具有的激励相容效应和企业家精神,完善国企的公司治理机制。
不过,相比政府和国企的跃跃欲试,私人资本则表现得相当冷静,甚至不乏顾虑。这种冷静和顾虑并非庸人自扰,环顾建国以来的所有制变更经历,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建国初中国就实现了一轮公私合营潮,并最终以“公”兼“私”成为历史。同样,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铁路和能源等领域同样进行过合作投资,但鉴于私人资本过度深入国企垄断的核心区域,加之体制之束缚,最后同样以许多私人资本的铩羽而归终结。比如此前各地的加油站几乎接近一半为私人企业,但最终大部分被中石油、中石化收编。
具体到目前中石化推出的混合所有制经营议案,其规定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令私人资本顾虑不已。对私人资本而言,以小股东的身份参股国企,实际为一个财务投资者,自身很难参与对企业的管理以及表达意见以保障投资安全,且相比投资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及非标的理财产品等,私人资本的进出成本较高,进而很容易令私人资本担忧,无法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像是国企的一个非标准化融资工具和渠道。
同时,在成品油等能源还主要依赖中石化等垄断供给的格局下,中石化控股成品油销售公司,不免令私人资本担忧中石化等是否会利用其垄断优势调节下游利润?毕竟,2012年中石化的成品油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收益达427亿元,业绩仅次勘探及开采板块;但这是在中石化成功收编民营加油站及油价改革后出现的,即由于现行油价体制是盯住国际成品油而非原油,这使三桶油有动机为获取财政补贴,而制造炼油环节的亏损,进而把更多利润输送到下游的销售环节。而在民营加油站等活跃时期,三桶油确实通过操纵批发和分销成品油价,压缩民营加油站的利润空间。
当前对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试点,并非简单地在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点缀部分私人资本,而是借助混合所有制,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缓解国企难以克服的所有权虚置等问题。而要达到这样的诉求,必要的前提就是要推进要素资源等关键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国企基于行政垄断聚敛的市场独占地位,构建基于程序正义的市场自由竞争良序;同时,从理念上摒弃控股思维,允许私人资本在关键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适度获得控股主导权,以形成上下游企业的对等博弈格局。
此外,未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可适度考虑国有资本以优先股形式存在,因为在国有经济主导的经济格局下,能拿出来做混合所有制探索的国企,一般都是竞争性国有资产,且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身内含有的寓意是决策层追求的是国有资产的孳息绩效;否则,混合所有制企业若依然坚持国有资本控股,那么再好的梧桐树都很难引进好的凤凰来,完善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