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比较的参照物是“福利”
2014-02-19   作者:杨国英(财经评论人)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字号

  在历年我国结构性减税举措不断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民众之所以仍认为“税负压力大”,并非是不知满足的心态在作祟,而是与我国税负缺乏公平性、以及我国税负与福利严重不匹配有关。

  日前,在中国社科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的发布会上,有学者称我国已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认为,“人均宏观税负”实际上与“人均财政收入”是一回事,我国当前“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这些国家的1/10左右。

  从表面上看,我国“人均宏观税负”确实不高,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左右,即使与“人均国民收入”进行比照,也仅能证明我国当前的税负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高税负”貌似无从谈起—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5700美元,约占同期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10%。

  但是,笼而统之地分析一国的“人均宏观税负”,其实意义不大,而是要具体结合“税负的公平性”和“税负与福利的匹配性”这两项指标,才能更真切地反映绝大多数民众的税负观感。

  事实上,在历年我国结构性减税举措不断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民众之所以仍认为“税负压力大”,并非是不知满足的心态在作祟,而是与我国税负缺乏公平性、以及我国税负与福利严重不匹配有关。

  基于税负缺乏公平性而言,尽管我国在个人所得税上早已采用累进税率,可在降形式工资不降实际收入、找人头分摊工资等避税潜规则之下,在收入与税负这一环节的公平性,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再以资源税为例,虽然2011年11月正式实施的《新资源税暂行条例》,对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有所扩大、对资源税的税率有所提高,但是,结合资源所属的全民性、以及资源开发的高回报,针对资源税理应更大幅度地提高、并强化征税力度。

  基于我国税负与福利的不匹配而言,众所周知,对于广大民众的税负观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税负的高低,而是税负与福利的匹配性,亦即是说,高税负如能带来高福利,广大民众其实是可以接受的。而对我国来说,我国历年来将财政支出的50%以上用于投资,而对社会福利的支出,却仍占财政支出的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占比。

  脱离“税负的公平性”和“税负与福利的匹配性”这两项指标,而空谈我国税负水平的高低,毫无意义。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群体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加速深化税收改革、并严格税收执行,以更好地体现税负公平性,与此同时,我国在加速经济转型的同时,还应更多地将财政支出向社会福利(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倾斜,以使得税负与福利匹配性缺失的现状得到真正扭转。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宏观税负”不代表实际税负 2014-02-19
· “人均万元税负”误读背后的焦虑 2014-02-19
· “人均万元税负”重不重 2014-02-17
· 税负重不重,关键看效率 2014-02-17
· 社科院报告:中国已迈入“人均万元税负阶段” 2014-02-1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