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经济学家吴敬琏表达了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担忧,称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不过,另一位经济学家厉以宁则对媒体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他明确表示,2014年经济会是乐观的。针对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厉以宁说,不要听信境外唱衰中国的论调,他们并不掌握我国的情况。
经济学家观点上互相打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稳定,新兴市场动荡,发达国家复苏尚不明确,而国内环境则面临着大规模改革的阵痛,势必要增加对风险和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在各种考量面前,对中国经济的任何预期都不能说是胡说八道。
厉以宁在表示“乐观”之前,说的是要对改革抱以信心。只要树立了这样的信心,经济就是乐观的;吴敬琏提到了“非常困难”,但随后点出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两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环境复杂程度的认知是相同的,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着重点出,可以看出所谓的意见分野,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厉以宁强调改革搞好了,经济就会乐观。吴敬琏则是强调改革若推进不力,经济就不容乐观。
说来说去,还是改革。改革的步伐迈得大一些,阵痛就会强烈一些,经济就会出现暂时的有可能触及增长底线的波动,那么说中国经济今年非常困难也不为过,改革的步伐迈得稳健一些,给增长和就业留有余地,经济增速仍在“七上八下”,那么中国经济仍然是新兴市场的压舱石和顶梁柱,也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也就没理由不对2014年保持乐观。比如对于“钱荒”,我们的容忍度是否会较2013年更高?货币政策若继续不放水,甚至“微紧”,去杠杆化释放出一些力度,那么经济就是承压和难熬的。但谁都看得出,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下蹲,是为了跳得更高。
对改革的艰难要直面,对改革的信心不能丢。不直面困难,信心就是假的,就是做样子。而不信心满满,困难就能把人吓倒,犬儒主义面前难言改革,都在争做改革的逃兵和看客。因此,展望2014年,这仍应是去杠杆化的一年。经济去杠杆化,说白了,就是要让权责相对应,让风险和报酬相匹配,从而让市场能够对风险定价,给出一个最优配置资源的价格和利率水平。不如此,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从粗放中抽身,因为各种要素都是廉价的,没有动力去搞创新和效率。躺着就把钱挣了,谁还会绞尽脑汁去想站着怎么挣钱呢?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决策者如何审时度势,调整对风险和增速的容忍度,为经济去杠杆化提供相应空间,是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乐观也好,困难也罢,都需要站在去杠杆化的视角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