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已成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锐器
2014-02-07   作者:桂浩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如果说在半年多前余额宝刚呱呱落地的时候,很多人对它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到了今天恐怕已经没有谁再敢轻视它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余额宝的规模在极短时间内神速膨胀到了1500亿元以上,从而助推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一跃而成业内份额规模的老大,还因为各大基金乃至银行都在纷纷仿效这种模式,陆续推出了这个“宝”那个“宝”,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余额宝现象。由此,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以活期存款为主的现金管理模式开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余额宝上线因此成了一件极有意义且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余额宝的功能是建立了一个客户数据的导入系统,使得那些手上有闲置资金的客户,可以十分方便地将钱款投入相应的货币市场基金,从而获取较活期存款高得多的收益。这在刚过去的甲午春节长假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货币市场基金在我国已存在了10多年,它以投资银行票据,高等级债券,参与银行间资金市场回购以及购买银行协议存款等形式,实现在资金安全前提下的增值。货币市场基金原本在海外市场很常见,而到了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年来只是在一些机构客户与少数个人投资者中推广,成为小众品种。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低,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有名而利有限,因而缺乏推广积极性。而余额宝横空出世后,通过发达的网络系统向千千万万的人推广,其相对较高的利率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大大普及了货币市场基金,这在降低基金推广成本的同时,也为人们更方便、更灵活地投资创造了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余额宝等在发展过程中,正好遇到市场资金利率抬高的时机,货币市场基金的7天年化收益率从以前的4%左右上升到了6%上下,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相比活期存款要高出15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而实现这一切只要稍稍动动手指,这样产品一经推出,想不受欢迎也难。

  不过,余额宝现象的意义,却并不只在于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现金管理工具,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但在存款利率仍然受到管制的背景下,最现实的出路只有从理财产品中去寻找。而余额宝的功能恰恰在于把已初步具有市场化利率色彩的货币市场基金推向了众多投资者,让大家看到现金的市场价格到底是多少。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多人只知道活期利率是0.35%,现金存活期也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点收益。但是很清楚,这绝对不是市场化的利率。而有了余额宝之后,非专业人士也能很容易地了解到市场真实的无风险利率是多少,这就形成了现金管理的新模式。在这里,互联网金融的平等性与开放性特征得到了最充分的显现,银行在现金管理模式上的封闭与相对垄断局面也就被打破了。换言之,这为利率市场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个意义上说,余额宝现象确实值得认真研究。表面上,余额宝只是一种现金管理工具,但本质上却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锐器。

  毫无疑问,余额宝等新产品终结了商业银行躺着也赚钱的好日子。大家看到,过去作为获取净息差基础的活期存款正在被货币市场基金所蚕食,而余额宝等产品现在较高的收益,也在无形中推升了资金市场的收益率。很清楚,在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商业银行越早摆脱对活期储蓄的过度依赖才会越主好,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商业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反过来,人们也不必太担心余额宝会抬高资金市场的利率,因为从长期来看,随着其规模的扩大,也就是供应的增加,又会起到平抑市场利率的作用。说到底,余额宝只是在矫正原先因为信息、工具等不对称而被扭曲的利率,而这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金融机构,以及对市场秩序来说,在本质上都是大好事。所以,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余额宝是有其特别的贡献的,而余额宝必然还将在现金管理市场方面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互联网金融上演抢钱大战 余额宝理财通日进百亿 2014-01-29
· 阿里“定期宝”元宵节登场 收益比余额宝更高 2014-01-28
· 余额宝倒逼利率上升和银行改革 2014-01-28
· 理财通7天收益超余额宝1% 抢红包失利有点狼狈 2014-01-27
· 四问余额宝 2014-01-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