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刚生下来,与理性是不沾边儿的,纯粹就是一个动物本能控制下的小“傀儡”,饿了吃奶、困了睡觉、闷了就“哇哇”地哭闹一阵……随着年龄渐长、经历增多,坎坷、挫折、打击终究会让人的理性逐渐强大起来,逐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能试探着做、什么不能做,人也就因此日益成为一个“理性人”,即所谓的“社会人”。
因此,理性的获得,必是不断的失败、惩罚下的结果;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是很难理性起来的。这也正是泡在蜜罐中、享受在溺爱里的人很难理性、很难善起来的最根本原因。
那么,人为什么必须要理性呢?不理性、任着动物本能的性子来不行吗?显然不可以,人毕竟是人。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果每个人都做“理性人”,本能地趋利避害,看似无可厚非,最终的结果却一定是天下大乱。这似乎已用不着过多地论证了,无数的“血淋淋”的事实就这样随着人类的历史一路地论证过来,人类社会理性的光辉才日益地辉煌起来。
但人实在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不时就要本能地对“理性”反动那么一下,而且许多时候这种“反动”的韧劲儿十足,虽经万千磨难,也颇具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中国资本市场就是很好的例子,弥漫在这个市场中的反理性的气氛就特别浓厚;明明知道“这么说”、“这么做”最终对大家都没好处,却往往还是要坚忍地试上一试。
奥赛康“高价发行”、“高价套现”,对公司及大股东而言,无疑是极为理性的选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真是“不亦说乎”的一件好事情。但这种好事自己独占的“理性人”选择,却一定会对整个市场、对广大投资者、对发行制度的深化改革等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如果这种“理性选择”不被及时叫停的话,那这个市场以及身涉其中的方方面面,就一定是发了疯。从这件事目前的结果看,奥赛康当初的“理性选择”就显得颇为草率而不智。
奥赛康当初能如此“理性”地选择,除了其自身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外,外部环境显然也有推脱不掉的责任。多年来,IPO“三高”痼疾一直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老大难”问题,根本原因就是整个市场的“纵容”:既有监管者的宠溺,也有中介机构的奉迎,更有各类投资者的自轻自贱。中国资本市场成立至今,在多方“呵护”下,鲜有“予夺予求”者受到严惩,这也就难怪奥赛康养不成“理性”的习惯了。现在,奥赛康“自主决定暂缓发行”,估计心里一定委屈得很。
奥赛康的委屈并非没有一点儿道理——别人能这么干,为什么偏偏我不能这么干?要化解其委屈,估计也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磨蹭些时日,待市场上“打新”热情高涨起来并逐步化解了曾经激愤的群情后,再“打枪的不要”、悄悄地放行。其二,“严打”一直坚忍地持续下去,直到打得大家都理性起来,打得各方都逐渐养成理性的好习惯。
为市场的长远计、为各方参与者的长远利益计,我们当然希望走通第二条路。但凭着20多年的经验,我们实在很难乐观起来。因为“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超额利润,许多人会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取巧钻营,把动物本能发挥到淋漓尽致。面对这种“理性”追求,如果不能果决地采取有力措施迎头痛击,这个市场将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市场。
市场存在的意义在于人的参与;而各色人等要想顺利并舒心地参与其中,没有“理性”的束缚和指引,显然是行不通的。资本市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最重要表征之一,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市场中,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因为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一定没有前途。要把这个市场办下去,并办得越来越好,显然需要各方“理性的回归”。而要做到这一点,各方都需要做出像样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