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邀请与春运密切相关的7个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有关情况。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表示,目前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
“政企分开”之后的铁路总公司,在解决一票难求上公开表示拿不出时间表,多少会让今后还将在年终岁尾跋涉两地的人心灰意冷。只是揆诸以往,承诺或者不承诺,似乎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铁道部2007年表态一票难求在2010年会很大程度解决,2009年表示2012年基本消除,2011年时又称要到2015年才不再一票难求。拆分了铁道部,问题还在,铁路总公司不给承诺更像实话实说。
每年春运都得解决30多亿人次的出行问题,蔚为壮观的节点式迁徙,对铁路运力确实是挑战。一票难求与出行需求的矛盾,不是说增加铁路运力就解决的问题。铁路建设得参考全年的运输量,而非仅参考春运,盲目增大运力又将面临产能过剩。矛盾不易调和,至少无法简单的靠临时增加运力、加强铁路线路的建设来解决。
春运和中国当下的很多问题一样,季节性大迁徙背后,是地域发展不均衡的深层次问题。春运一票难求就是观察转型期的窗口,而深层次则意味着改革后的铁路总公司在应对民众质疑时,的确被赋予了超出自身范畴的部分诉求。铁路总公司明确表态拿不出时间表,无可奈何的况味正在于此。但换个角度,对于地区发展不均衡的事实,在便利出行上的要求并非无厘头,它也可以视作一种倒逼铁总改革的力量。
有没有时间表,给不给承诺,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铁路总公司在解决出行需求上,能否把有限的铁路运力尽可能公正透明地分配到各个出行群体之中。
电话购票、网络购票的相继推出实现了车票分配与网络时代的接轨。作为铁路改革的一部分,网络售票被普遍视作最公开、最公平的模式,在便利之外,相应地遏制了传统窗口售票存在的倒票、关系票等内部寻租行为。但这种相对最公开、最公平的售票模式,在12306官网屡屡瘫痪、黄牛对技术漏洞的破解之后,让铁路总公司倍感尴尬。网络购票虽相较过去有所进步,但对那些守着抢票软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车票在一秒之内被黄牛们刷走的民众而言,依旧一地鸡毛。
如果在资源紧张的局势下,连有限资源的分配正义都无从保证,遭遇广泛质疑的铁路总公司实难以奢求谅解。道理很简单,耗资数亿的12306网站建设过于封闭,在各式低级的技术漏洞面前节节败北,用户体验距电商等商业化的网站相去甚远,这意味着官方网站建设从招投标环节开始,便应引入市场化管理,跟上市场技术的变化。
按照市场化的改革趋势,铁路无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并不是指随市场化而来的风险、竞争等等,而是指一种有合法性和认可度的建设。市场化之后,国家补贴减少、车票价格的上涨都可以预见。而之于用户体验并不如意的铁路总公司,在这些可能触及民意的市场化改革措施之余,又如何赢得理解?
这个问题其实和一票难求一样,无解却也有解。无解在于公信的重建相当困难,有解在于它可以通过具体而微小的有诚意的举措予以纾解。在有限的框架内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应是对铁路总公司的最低限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