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通过汇率变化平衡国际收支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
2014-01-13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244期日前召开。论坛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发表了题为“用经济学框架分析三案例”的主题演讲。易纲认为,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大于边际收益,为了维持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使中国有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平衡国际收支意义重大。2005年以来中国的汇率改革,使得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老百姓明显受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在现在的浮动汇率制下,需要继续通过汇率的变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才是最优的

  社会上有很多人愿意看到我国有顺差,他们认为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其实从可持续和最优化的角度,从国民福祉最大化的角度,国际收支平衡才应该是最优的。

  易纲说,国际收支平衡非常重要。所谓国际收支,最简单地说,它由一个国家的经常项和资本项作为主要部分,也可以有外汇储备这个剩余项。国际收支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口。
  经常项是说它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入多少资金、付出多少资金,包括法律服务、旅游、出国、留学,都属于服务贸易。经常项里面还包括一些转移,比如说我国的公民在国外工作,往家里寄的款。换言之,经常项包括中国付出去的,也包括从国外流入中国的。经常项如果是顺差的话,就说明流入的资金要大于流出。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资本和金融项,这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跨境资金流动的。比如说我们国家投资海外有多少,海外投资中国有多少,这里包括直接投资、私募股权、外债、银行金融交易等等。在资本和金融项下,同样有中国的资金流出中国,也有全世界的资金流入中国,对流入和流出都做记录,就可以衡量流入的多还是流出的多。
  易纲认为,中国在过去很多年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经常项也是顺差,资本项也是顺差,整个国际收支都是顺差。也就是说,经常项、资本项加总以后,流入的美元要大于流出的。这些流入的美元等于是积累在了中国,但是实际上它是美元,不可能积累在中国,所以积累在中国的美元大部分就变成了外汇储备,尽管也有一小部分是藏于民间。总体上看国际收支是一个恒等式,永远是平衡的,所以大部分流入的美元变成了外汇储备,也就是投资海外了。
  易纲解释说,社会上有很多人愿意看到我国有顺差,他们认为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其实从可持续和最优化的角度,从国民福祉最大化的角度,国际收支平衡才应该是最优的。国际收支是国家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宏观调控第一个目标是增长,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多少;第二个是通货膨胀;第三个目标是就业,各国都希望本国经济的增长是有就业的增长;第四个目标就是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关乎可持续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对我国意义很大,要平衡才能够可持续。全世界的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有很大一个比例是针对中国的,处理好贸易摩擦,维持战略机遇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经济学界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几百年以前就非常重视。亚当·斯密最有名的《国富论》,他的学生李嘉图最有名的《税赋论》,都是两百多年以前发表的著作,而且有人认为《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基础。
  这两本著作特别仔细地分析了在他们以前的所谓重商主义学派,这个学派认为,顺差是一个国家积累财富的主要渠道。李嘉图通过分析,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有绝对优势,并从收支平衡的角度论证了这一理论。
  当时国际通行金本位制,国际收支实际上是自动平衡的,因为有一个黄金的输入点和一个黄金的输出点。一个国家如果存在贸易顺差,也就是它出口的东西比进口的多,别国就要用黄金付账,或者用和黄金挂钩的美元。这时黄金就流入顺差国,使得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上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第二年就出口下降。与此同时,逆差国付给别国黄金,黄金的存量减少导致货币量减少,逆差国商品价格下降,国际竞争力就会自动提高,第二年就出口增加。这样就通过价格水平变动实现了国际收支的平衡,所以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就是稳定的,可持续的。
  但是这种平衡只是动态上的平衡。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它的经济是两头在外的模式:一方面有殖民地,能源的供应要依靠殖民地;另外一方面,它生产了很多东西,国内的市场有限,所以要依靠向国外出口。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一天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中断,整个生产会受影响;如果有一天出口市场出现问题,生产也会受影响。两次世界大战都跟贸易战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关,都和战争赔款有关。
  1944年,在已经诺曼底登陆、二战将要结束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开始讨论战后的经济秩序。最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台的世界关贸总协议(GATT)都是为了对付贸易不平衡。所以国际收支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策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可能会引起战争。
  国际收支平衡对我国意义很大,要平衡才能够可持续。中国现在是第一出口大国,巨大的顺差。全世界的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有很大一个比例是针对中国的,所以处理好贸易摩擦,维持战略机遇期,使得中国能够有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通过汇率变化平衡国际收支

  汇率的变化反映了国与国之间,进口与出口之间,资源、能源、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人民币升值这件事存在很多的议论,大家对此褒贬不一,有必要具体分析。

  在现在的浮动汇率制下怎么平衡呢?
  易纲认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反映了国与国之间,进口与出口之间,资源、能源、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中国的汇率改革从2005年开始,此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8.28元等于1美元,维持了大概十年的时间。现在是6.09元等于1美元的水平,名义汇率升值29%,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8%。人民币升值这件事存在很多的议论,大家对此褒贬不一,有必要具体分析。
  易纲认为,人民币从8.28元升到6.1元左右,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中国的国力因此明显受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50多万亿人民币,等于8万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如果不升值的话就没有这个成绩。
  老百姓也明显受益。易纲说,中国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进口第二大国,每年进口几千万吨大豆,几百万吨豆油,很多的原油和天然气。这些产品大都是民众消费了,不升值的话要贵30%左右。还有,现在很多老百姓送自己的子女出国留学、旅游,现在谁都盼着中国的游客去购物,这也是人民币升值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但是因为这些受益者是沉默的多数,所以这些受益很少被提起。受损的则主要是出口企业,但是它们往往生意很大,所以就会听到很多的声音说人民币升值不好。
  中国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积累,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7万亿美元,全世界第一,是日本的三倍。易纲认为,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大于边际收益了。外汇储备量大好处很多,比如说有利于人们对中国的预期稳定,投机者攻击中国的积极性也就比较小。但是也有成本,出口多、顺差大,对资源和环境是有压力的。
  而且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购买美元的过程中会吐出基础货币,增大人民币的流动性。然后中央银行就被迫要对冲,对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包括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回购等等。这些操作都是有成本的。准备金要低一点的话,商业银行发挥市场作用可能会更有效。
  易纲说,学经济学的都知道,边际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是一条上升的曲线,边际收益是一条下降的曲线。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量以前,继续积累外汇储备总体来讲是划算的,但是超过一定量以后,边际成本就会大于它的边际收益,再增加外汇储备就不合算了。要是国际收支平衡了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还有一个指标比较重要,就是经常项顺差占GDP的比例不宜太大。中国经常项顺差占GDP的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接近10%,绝对地不可持续。这几年是2%多一点,比2007年低了很多,但还是有顺差,2013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1600多亿美元,前10个月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
  总之,易纲表示,国际市场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中国继续坚持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方针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长期离开均衡点不可持续,只会积累风险,国际收支接近平衡是中国人福祉最大化的区域。

  问与答

  问:在您看来,人民币的升值有多大成分是被动的,我们能不能扭转被动的局面?
  易纲:现在说被升值,或者是说我被什么了,收入被增长,意思就是说反正都是有含义的。升值是主动的升值还是被升值,是好还是不好,其实是由国际收支和老百姓的福祉的分析来决定的。你可以说谁受益了谁受损了,全社会有多少受益多少受损的,在经济学分析上还有一个死角的受损,要做积分,做完积分看这个面积是不是大于受损的面积,都可以算出来谁收益谁受损。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我们从2005年一直到现在发生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市场的过程。总体上有利于中国人福祉的提高的。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金融改革,其实这个金改在山东省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措施。您觉得山东和温州的金改有什么区别,山东金改更侧重什么方面,想达到什么目的?
  易纲:山东和温州的改革都有它的可取之处,都是很宝贵的经验。但是金融市场是统一的,特别像利率汇率资本可兑换。地方试点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有用的,但是从金融改革,从整体设计而言,必须以全国市场统一来考量才是一个正确的金融改革的分析方法。

  问:您说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问题,请问有没有最优的外汇储备的量?
  易纲: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实际要看你的标准。有人说你持有的外汇储备应该是未来若干个月进口的一个倍数;有人说外债最重要,应当等于中国整个短期外债和长期外债的倍数;有人说应当和贸易结构是相关的,有多少美元多少欧元多少日元去贸易,就应该相应地有多少外汇储备。他们都有他们的模型,各个模型得出来的最优的外汇储备的数是不一样的。我是综合了许多许多的模型,才得出刚才那个结论的,可以经受得住你在任何假设下的检验,所以我说我的结论是强劲的。

    易纲简介

  易纲,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
  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其中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2002年至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正司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2004年7月至今,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2006年11月起,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8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等方面,具有多年的货币政策研究、制定和操作经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顺差扩大加剧汇率升值 2014-01-11
· 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01个基点 2014-01-10
· 我国外贸破4万亿美元 专家:顺差扩大加剧汇率升值 2014-01-10
· 外汇局: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88亿美元 2013-12-18
· 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 2013-10-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