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书记日前说,绝不能让合肥房价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合肥当前的房价水平为每平方米五六千元,因此有人正话反听,理解合肥房价还有1万多元的上涨空间。
还有另一种“正话反听”,那就是一个城市的房价,是市场说了算,还是市长书记说了算呢。房价再特殊,也是价格的一种。是价格就要服膺市场规律,既取决于供求关系,也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因此,当地方大员人为地给市场画一条线,规定价格的最高限制或者最低限制,其实都是在跟市场规律较劲。从历史上看,市场规律从未输过。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法治规范,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市场做出价格判断,替市场做出优劣判断。
政府给市场价格画出一条红线,是最直白的干预市场手段,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市场看笑话的手段。我们不用等到若干年后,看当地政府部门能否控制得住2万元的合肥房价,只需看看去年一线城市房价控制目标的落空,便可知道市场的力量。
在过去一年,一线城市房价同比上涨均在20%以上,与这些城市在去年年初所明确表示的“基本稳定”目标想去甚远。是这些城市的行政长官对房价控制不尽心尽力吗?答案恰恰相反。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为了控制房价,不少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创新出了各种调控手段,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甚至连统计数据都“压低”了,但种种招数对于房价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笔及至此,大家也许会问,既如此,那政府是不是对房价上涨撒手不管,只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已成事实,再也无法回到“守夜人”的角色。但政府干预也有高下之分,也有不同层次,也有规律可循。直接冲在市场第一线调配资源,直接给价格画一条高压线或底线,都不能算做是高层次的干预。
比如房价调控,政府可以做的并不只是制定房价控制目标,然后签一份军令状。事实证明,这个军令状也未见得军令如山。如今,一线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纷纷落空,所谓的问责恐怕最后也只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政府可以做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情,从而使政府的作用得以顺水推舟。在更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上,中央政府应加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和房产税的扩容,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台亦是一把利剑。在此之下,地方政府只要认真做好保障房建设,增加商品房的土地供应,房价调控就是长效机制,而不必为一年一度的房价控制目标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