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连续几次的下跌,让一大串银行的股价再度跌破净资产。甚至一度有传闻称,一家拟上市股份行董事会虑及目前惨状,终于下定决心推迟A股首发募股(IPO)计划,转而主攻H股。不过好在上周五市场便出现反弹,几家银行股价才算勉强站到了净资产线的上方。
这是最近数年来,再一次出现上市银行大面积跌破净资产的状况。拉长周期后也不难发现,银行股价近几年基本也是以净资产线为轴心在波动,一旦遇到资金和信心的双重利空打击,破净几乎在所难免。
市场对此的解释已经汗牛充栋。梳理下来,不外乎认为银行在过去几年吃进了太多的“有毒资产”。而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又在蚕食低成本商业模式的根基。但这种解释流于牵强,以同样的宏观和政策预期背景,为什么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直到今年上半年都还是市场追捧的宠儿?只是随着同业对宏观稳定逐步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的追捧才逐步放缓脚步。
那什么才是导致银行股价长期低迷,且屡屡跌破净资产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经济转型漫长的盘整过程才是其中根本,而且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
套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问题就非常直观。因为如果将政府、居民和企业三张子表合并,那么其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就将基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简化成一句话:政府、居民和企业的负债,就是金融机构的资产。
从这个模式出发,市场对银行盈利能力的担心,事实上就是对实体经济盘整回升过程的担忧。道理很简单,实体部门赚钱都日益艰难,银行凭什么再能赚到盆满钵满?而且关键一点是,由于2007年以来的政策一直选择用加杠杆的方式来抵御危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逼近上限。换句话说,就算是银行现在想继续让客户加杠杆,也得权衡一下逆向选择的风险究竟有多大才行。
一个细节已足以看出银行的犹豫。12月20日,央行动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之时,明确说目前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已超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银行手中有钱宁愿存回央行而不是让渡给客户,本身就说明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循环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入手方是正道,即想尽一切办法让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利润率上升。唯有如此其负债提升才有空间,才能付得起从银行融资要给的利息。也只有这样,银行的盈利来源才能有充足的保证,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循环才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