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笔债务是简单的
2013-12-27   作者:陈志龙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岁末年初,都是讨债还债的高峰期。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称,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债务19.94万亿元,须引起高度关注。另外,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113%,超过OECD国家90%的安全阈值,在所有统计国家中高居榜首,值得警惕。

  报告称,如果将非金融企业、居民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债务加总,那么全社会的债务规模达到111.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15%。这意味着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在所难免。

  类似报告和警告不是第一次出现。今年早些时候,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因为2012年中国一般政府债务整体水平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2%,鉴于地方政府仍存在局部性偿债风险和政府尚有隐性债务负担,与储备保障系数相比,风险值得关注,将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调降至A+。而野村证券的一份《中国正在升起的金融风险》报告言亦犹在耳。野村认为,中国正呈现与西欧、日本、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前的特征,以当前的杠杆率水平和房地产业的风险指标进行分析,中国或将会因为房地产迎来一轮金融危机。

  自我感觉好的时候,总以为人家的负面声音是“乌鸦嘴”。确实,在配合金融屠夫狙击对主权国家金融市场的“围剿”战中,一些国际评级机构和投行大佬搭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一致行动人,他们配合默契,左右逢源,以自己的“全球化模式”,充当对别国财富进行“剪羊毛”,攫取超额利润。作为“贪婪资本主义”的代表,这些机构有时是“演双簧”的高手,但有的话也有“小骂大帮忙”的合理成分,至少可作为参考。

  对地方债存量的争议颇多,就连前财长项怀诚也认为,因为统计口径等原因,远不止审计署第一轮审计时的10万亿左右。今年11月28日,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披露,截至2013年6月,广州市政府的债务余额是2593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是1973亿元。对市本级来说,政府债务余额是1878亿元,需要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是1293亿元。事实上,以广州1200万常住人口来算,目前人均债务已接近2万元。事实上,相对于一般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占财政收入30%左右的比例,广州今年占比将超过50%,情况令人较为担忧。

  广州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债务状况尚且如此堪忧。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会不会出现前两年希腊式的悲剧,在M2攀过百万亿的“货币喷射”下,高债务和高杠杆率如何还,不可掉以轻心。长期以来,由于地方债的填补方式往往都是地方政府卖地,有地就不怕没钱。而一旦经济下行,上述模式发生断裂,很多地方政府必然马上陷入财政危机。

  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从政府到企业部门,高杠杆率最大的风险是叠加性风险,虽然“强政府”对金融和财政的控制与统筹能力远大于欧美等西方国家,但中国式“父爱主义”的“政府兜底”注定了每一轮经济下行后,银行大面积不良贷款的出现不是局部暂时性问题,而是总体性、长期性和制度性问题。高债务率的财政风险如果和高不良率的金融风险相互叠加,那么极易酿成风险漩涡和黑洞。

  长期繁荣孕育着空前的泡沫。过度膨胀的政府债务负担、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些在繁荣的年代都不被认为是问题。没有经历过大的周期性衰退,只要危机一天不发生,地方官员往往乐观地认为运行良好的宏观经济和强大的行政力量能够阻止任何灾难的发生。在他们眼中,经济增长引擎依然强劲,他们是走平衡木、踩高跷甚至是玩高空魔术的高手,一切只需要适度微调即可,收放自如。但是,如果认识是错误的,所有的行动都可能走向灾难性的结果。

  货币对人类来说是最诱人、最具创造性的财富载体,但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带来的繁荣是短暂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在洪水般的倾泻之后还能保持稳定的币值。而人类货币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货币体系来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来得更容易。货币放水制造泡沫的模式、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模式、绑架政府和银行的模式都是最脆弱的模式,没有什么独特的中国模式可以特立独行,没有谁可以反规律地超然物外。

  一场持续数年席卷全球的危机,让我们明白从繁荣到没落、从殿堂到废墟的垮塌式骤变往往在一夜之间发生。当杠杆足够长、泡沫足够大,当所有的侥幸、迷信、贪婪在某一刻突然为恐慌所逆袭,预期突变时,那时再喊“救命”就一切晚矣。现在,热钱继续涌入,那些如鲨鱼嗜血的金融大鳄们虎视着中国的资产池,用一位学者的话说,他们渴望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资产泡沫上再抹上一瓢汇率升值的油,然后从精疲力竭的中国经济身上榨干最后一滴精华后再离开。

  所有的债务都是要还的,债务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拖延的时间越长,调整的风险越大。如果房地产泡沫膨化到极至、政府债务危机和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几重因素相互裹挟,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叠加,内忧外患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旷世危机。对此,我们反思、警觉,并要积极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能再搞摊大饼式的投资扩张和满城挖式重复建设。中国的高债务率和高杠杆率已到了不可大意的时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财政部:盘活存量资金 加强地方债管理 2013-12-27
·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地方债管理要修明渠堵暗道 2013-12-27
· 化解地方债风险下手要早 2013-12-26
· 地方债审计结果近期披露 内部人士称并非重磅炸弹 2013-12-25
· 地方债须加快“阳光化” 2013-12-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