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2月20日晚在其官方微博表示,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央行已连续3天通过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央行还表示,已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中国短期利率飙升美联储缩减QE
临近年末,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一改前期稳中趋松的态势再度加速收紧,资金利率纷纷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高。12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利率上涨25.80个基点,至3.8460%,7天利率上涨57个基点,至6.4720%,并且出现了7天与14天、1月与3月利率继续倒挂现象,显示今年年底与明年春节前流动性情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央行宣布动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在上海短期拆借利率直线上升的时刻,美联储决定逐步退出QE(量化宽松)。12月18日,美联储在年内最后一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决议中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750亿美元。此举表明,美联储筹备了大半年的退出QE计划,终于在2013年的最后时刻启动。
美联储宣布退出QE早有先兆。在今年2月发布的FOMC会议纪要中,联储便已给出了可能会提前退出QE的暗示。纪要显示,联储正在对QE效果、成本及风险进行评估,在断定劳动力市场前景明显好转之前,逐渐减少或结束QE计划。而在6月的会议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退出QE设定了时间表,称联储可能在今年放缓QE,并大约在明年年中时完全终止(这一时点在19日的会议被推迟到了明年年底)。赶在年底前宣布退出计划,符合美联储此前给出的“前瞻指引”。
从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来看,已经从“何时退出”,转移至“如何退出(方式、进度)”以及“退出影响”方面。美联储声明称,“如果未来的信息广泛支持委员会的预测,即就业市场环境持续改善,通胀朝目标靠近,那么委员会很可能会在未来的会议上进一步谨慎削减资产购买。”也就是说,联储对QE退出计划并没有设定严格的时间表,保留了下次FOMC会议(2014年1月底)相机抉择的权力。在今年5月初发布的声明中,美联储曾表示,当就业市场和通胀前景发生变化,可能将增加或者减少购债计划。综合两次声明看,美联储释放出了明显的鸽派信号,暗示即使退出,速度和进程也不会太快。
资金回流发达市场
从根本上看,美联储退出QE将改变全球货币环境,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而言,需要谨慎应对后QE时代的经济变化。
眼下最直接的后果是,美联储退出QE将带动美元升值,引发全球资本回流,令部分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承压。今年2月,受美联储退出QE预期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已经遭遇了一轮重挫。在未来,这样的形势有可能重现。事实上,目前国际资本已经出现回流发达国家市场的趋势。权威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在最新公布的报告中指出,在美联储召开本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之前,虽然投资者已经做好了其可能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的准备,但全球债券基金和新兴市场债基、股基仍遭受到较大冲击。在截至12月11日的一周中,该机构监测的全球债券基金的资金赎回额创下今年8月以来的新高,资金净流出42亿美元;全球股票基金虽然净流入13.7亿美元,但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总资金净流出额高达16亿美元。此外,当周全球货币基金净流入88亿美元,大宗商品基金的资金净流出额创今年7月以来的高位,浮动利息债基的资金流入额创下10周来的高点。而近期表现较好的亚洲(除日本外)股基资金赎回额创下14周来的高位,拉丁美洲股基在巴西股基的拖累下连续8周出现资金净流出,多元化新兴市场股基(GEM)的资金净流出额更高达10亿美元。
中国央行应适时调整政策
对中国来说,美联储退出QE将通过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到中国的流动性环境。美元升值、全球美元回流,带动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净流出,形成流动性紧缩效应。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决策层指出,明年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要从容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如今,美联储退出QE的靴子落地了,最重要的风险已经如预期兑现。这无疑对中国央行是一大考验——过去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应对美元泛滥和热钱涌入,如今美元有退潮的趋势,中国央行需要考虑下一步如何调整的时候了。若央行的“补水”没有及时跟进,紧缩效应沿银行业传导至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A股市场可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联储退出QE在改善外需的同时,将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外汇占款持续涌入的情况可能发生扭转,对基础货币的供应构成冲击。不过,整体资金情况还取决于央行的动作。可以预计,若国内资金持续快速外流,央行将采取公开市场净投放的策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这方面,央行拥有足够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维持国内资金市场平稳运行。换言之,即使资金再度抽紧,也不是美联储退出QE所引起的,央行的政策取向可能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