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对于昌九生化的流通股股东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悲催的日子。这是该股票继11月的7个跌停之后临时停牌、12月20日复牌继续跌停之后的第9个“一”字跌停。未来股价将怎么走,恐怕谁心里都没有底。
那些在高位吃进,亏损累累而又无法脱身的中小投资者固然让人同情,那些融资买入者更令人唏嘘。但是,“受害人”也不妨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出悲剧?自己是不是也有一份责任?
维权的昌九生化投资者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公司方面的公告“澄而不清”,留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将时间拉回到2012年的12月28日,看看所谓的“12·28”公告。公告中,赣州市国资委给上市公司的复函是这样的:“鉴于组建国家级南方稀土大型集团的方向、途径、方式等尚未确定,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属国有稀土企业的产业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还不具备整合上市的条件,因此,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就是这寥寥百字,让投资者充分展开了想象——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那么条件成熟之后呢?人性的弱点让他们选择性失明。其实,“没有将市属国有稀土资源、资产注入昌九生化的考虑”,这么明白的表述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公告之后股价的走势,也说明了人们的想象力是何等的丰富。实际上自2011年11月11日以来,公司共发布了20多个异动和澄清公告,而市场偏偏一直“误读”,而据监管层的初步核查,并未发现昌九生化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这其中如此巨大的偏差,实在耐人寻味。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也正因为世界的多样性,作为投资者,更应该有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的投资原则,而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就拿昌九生化来说,且不说从公司基本面看不出多大投资价值,即使有可能重组,又有多少人愿意在股价那么高时去当冤大头呢?偏偏陶醉在“误读”中的中小投资者依然前赴后继投身其中,痛定思痛,当有所反思。
中国的证券市场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不妨先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至少对投资对象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这或许是昌九生化这一悲剧事件带给我们的一点有益启示。事件还在继续发酵,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变数,但无论如何,它已经给广大投资者上了一堂活生生的风险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