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亚太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拥抱碳排放交易,如哈萨克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中国、新西兰则代表了碳排放交易亚太区的先行国家。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碳排放交易成为一种机制特别关注,这将有助于中国达到其国内的目标:到2020年,碳浓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碳浓度水平减少40%至50%。2011年中国宣布在北京、重庆、上海、深圳、广东和湖北等省市试点碳交易。
中国试点碳交易的动机是多元的。首先,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气候改变会让中国越来越深切地体会环境的敏感性。第二,中国明白,行政命令式的政策不会激励创新或鼓励企业。但碳排放交易会对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并为减排创造融资渠道。最后,国内碳排放交易的成功经验将为中国履行国际减排任务增添信心。
正如中国所表现的那样,亚太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碳交易是目前条件下减少碳排放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亚太地区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应与欧盟的碳交易系统打通。事实上,如果欧盟想维持碳交易的领导地位,就需要升级并实施必要改革来确保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有效运转。这将对全球对抗气候变暖的技术改革意义重大:2020年后能设计并达成一个全球认可的框架,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限制在2摄氏度。这一终极目标的紧急性与必要性并存。亚洲国家的努力,对这一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作者系全球立法者组织政策副秘书长特里·汤森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