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凸显利率市场化步伐缓慢
2013-12-23   作者:国际金融报社论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2014年新年将近,一场新的“钱荒”正在席卷而来,特别是对许多中小商业银行而言,缺钱是眼下最痛苦的事情。为解决缺钱问题,许多银行停止了房贷,银行职员为了揽储而费尽周章,不堪压力。为了缓解货币市场的紧张局面,从12月18日开始,央行连续3天启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累计3000亿元。

  然而,货币市场的整体紧张形势并未得到缓解,截至上周末,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大幅升至4.905%,1月、2月、4月期限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都突破8%,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创下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令人忧虑的是,“钱荒”正迅速地产生溢出效应,虽然美国宣布逐步退出QE令美股大涨,但中国证券市场却没有感受到“良好的国际环境”,竟然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下跌,股指连续12个交易日下跌。这对明年重启新股发行来说,无疑是个相当大的障碍。

  为了缓解银行资金紧张的局势,央行推出了创新的调控手段——SLO这个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它虽然暂时帮助商业银行度过了危机。但问题是,商业银行是否会以此要挟央行,每当资金不足时,便哭求央行来解围,如此往返重复,央行能解决过来吗?银行的自身问题,能得到正视吗?如果“钱荒”不时出现,它是否会干扰正常的货币市场?是否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央行运用SLO这个工具来解决危机,短期来说有其必要性,但从长期来看,其效果未必好。对我们来说,现在更重要地是需要正视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的弊端,并且运用市场化手段和监管手段的双管齐下,纠正商业银行在经营上的偏向。

  仔细分析,此次银行业出现的“钱荒”,与半年前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年关来临,银行发行的很多理财产品兑付出现困难。这些理财产品集中兑付,一方面反映了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上存在问题,特别是期限搭配上缺乏合理的安排。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销售时大多以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一年期产品的回报率通常都在5%以上,高的甚至可以超过10%,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同期储蓄利率水平。

  然而“高回报”也是个美丽的陷阱,特别是在经济低迷时期。由于当前经济不景气,证券市场一蹶不振,银行的理财产品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向较难。当各种要素市场的炒作长期陷于低迷后,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难以完成所承诺的高额回报,不得不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渡过难关,由此造成“钱荒”频频。

  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在最近几年呈现出大跃进的发展姿态?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银行利率未能实现市场化,各大银行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揽储目标,为了揽储,不得不大力开发理财产品,以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这产生了两个作用,一是银行的钱多了,投资者的差异化理财需求得到满足;但它同样产生了一个负面作用:大量出现的理财产品通常在玩“以钱炒钱”的游戏,它们使金融衍生产品的链条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累积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这种环环相扣的理财产品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引起全局性的问题。

  “余额宝”成为时下的金融热点话题,“余额宝”亮相仅半年时间,它吸收资金规模却已达到1800亿元,它深刻反映了银行市场化利率步伐缓慢的问题。此前不久,央行发布的《2013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0月,中国储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余额宝”已经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存款流失的很大一部分应该是进入了类似“余额宝”的账户。尽管“余额宝”这一规模相比银行业百万亿的存款规模微不足道,但是余额宝的“逆袭”已让银行深刻警醒。

  其实,银行业并不是真正缺钱,“钱荒”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缺的是能够在短期内临时调动的头寸。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钱荒”凸显出中国金融市场管理体制的严重滞后,银行业要想赢得未来,它就必须改变目前的“野蛮生长”模式,将信贷切实投到实体经济上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央行3天注入超3000亿缓解钱荒 2013-12-20
· 银行间1月期回购利率突破8% 创6月钱荒来新高 2013-12-19
· 银行间利率飙至6月以来最高 业界叹钱荒卷土再来 2013-12-19
· 货币市场利率涨至“钱荒”后新高 2013-12-19
· 2013“钱荒”启示录 中国暂别流动性充裕的日子 2013-12-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