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态,我国将以“一年提高几个月”的推进方法,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延迟退休年龄。
作为一种过渡性方案,渐进延退的思路值得肯定。但也得看到,之于存在已久的养老双轨制,在改革力度上必须有大刀阔斧的决心,尽快斩断双轨制呈现的制度性不平等。
改革的公平性,还应该反馈到延迟退休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胡晓义透露的延迟退休思路中,渐进式的体现之一,便是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根据现行规定,男50岁和女45岁是目前的最低退休年龄,但这些群体往往属于体力劳动者,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如果这个群体成为延退先行者,改革是否有捏软柿子的嫌疑呢?
如果只是以现有的退休年龄为标准,分群体执行延迟退休,对体力劳动者恐非利好。这种不利不仅仅意味着率先延退对其身心的冲击,更在于,相较于脑力劳动者,这一群体在话语权上不具备任何优势,他们对于渐进延退方案具体设计的影响力有限。在当下延退讨论的话语格局中,听不到他们旗帜鲜明的声音,并不意味着他们赞同延迟退休,也不意味着他们自愿充当率先垂范的被改革者。
延迟退休的争议有过多轮,但那些在马路上、在工地上、在机器边挥汗如雨的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声音一直处在缺席状态。当然,专家学者和媒体中,为他们代言发声的不在少数,但理想的改革博弈状态下,他们当然不应该被代言,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态度和立场,能够独立地参与到决策之中。但目前为止,这种开放性的决策参与机制尚未形成。
延迟退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如何体现这种重要性?是在众声喧哗中闭耳塞听,还是充分打捞沉没的声音?值得一提的是,开放性的参与机制不只能够让改革收获广泛认同,还能够培育社会中各阶层民众的公民气质。